Page 61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61

社会· 2016 · 4


       四、到民间去:革命熔炉中的实干家

       如果说上文中所描述的自由、活跃之时代风气,只是勾勒出以王观
   澜为代表的受上海大学学生自治传统影响深刻的总体精神风貌的话,
   那么,王观澜身上凸显出来的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实用主义”倾
   向,则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于“算账派”这一当时共产党内的计划管理干
   部以及“算阶级”这一政治传统的理解。
       对革命理论、尤其是对于苏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以王观
   澜为代表的青年革命者充满着学习热情,他们都试图通过学习苏俄的
   革命理论来解决当时中共面临的问题。上文已提到,当时的旅苏学生
   对于理论学习的诉求是强烈而普遍的,同时他们又不满足于单纯依靠
   “翻译”来学习这些理论,而是希望可以通过掌握俄语直接深入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原汁原味”的苏俄革命理论的学习热忱并不意
   味着以王观澜为代表的青年留苏学生希望成为“掉书袋”的理论家,与
   之相反,他们实际上急切地希望可以学习到对中国革命的实际具有指
   导意义的知识。这从留苏学生对于当时莫斯科中山大学课程设置的不
   满中可见一斑。王观澜就曾经指出:
           我们希望改进教学……但感到讲苏联的东西太多了,不结
       合中国革命实际,学了解决不了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因此,要
       求改革学校的教学,希望增加一些适合中国情况的课程,如中
       国农民运动,中国职工运动、中国革命发展情况和特点、中国革
       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等等。但是,翻译们不把这些意见如实
       地反映给学校当局,大家因此意见很大。(王观澜, 1994犫 : 288 )
       上述引文表明,以王观澜为代表的留苏学生表现出了对于理论的
   一种充满张力的态度,即笔者所谓的“对于理论的实用主义倾向”———
   一方面,他们对于苏俄经典革命理论充满了渴求与热忱,希望可以从苏
   联的革命经验和马列主义革命原理中寻找到直接有用的救国良方,另
   一方面,他们又对整个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课程安排深感失望,整个课程
   “讲苏联的东西太多”而“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
       这样一种典型的思 想 倾 向,又和 五四 之后的 总体 上 的 社 会 思 潮
   密切相关。在上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激进知识阶层中,“到民间去”是
   非常流行的口号,在社会层面上,这一口号具体转化为以当时的知识

    · 5 4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