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26

“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


   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而中共在初兴时期面临着工人阶级人少力寡
   与领导阶层知识分子化的困境,在壮大起来后又面临着革命队伍里工
   人阶级依旧势单力薄与农民阶级呈汪洋大海之势的困境。无论是被归
   于小资产阶级性质的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阶级,在经典的革命理论中都
   被认为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彻底性有相当落差的阶级(马克思,
   2001 )。这使中共在早期一直背负着阶级出身的焦虑。在共产国际的
   主导下,中共“六大”前后把大革命失败的一个原因归咎于阶级成分问
   题,并刻意强化了中共领导层的工人成分。结果,片面强调工人成分反
   而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个问题直到延安时期才终于找到了
   解决之道:“我们党员的社会出身不能决定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东
   西,是我们党的政治斗争与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思想领导
   与政治领导,而我们党的总纲及党的组织原则,则保障了无产阶级的思
   想和路线在党内占居统治地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1991 : 409 )。因此,
   正是在中共革命队伍里由农民占据主体、知识分子占据高层的状况决
   定了中共与苏共的一个鲜明差别,即对思想改造的强调。“我们党的建
   设中最主要 的 问 题,首 先 就 是 思 想 建 设 问 题,就 是 以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
   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
   加以克服的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 1991 : 411 )。
       第三个问题是民族革命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张力。反帝与反封建之
   间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又会在具体的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在对革命性质
   的判断上产生相当的矛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盛行的是阶级史
   观,试图用这种史观来解释革命的双重性质。 20 世纪 90 年代后又出
   现了民族革命史观,试图用民族主义话语来统领革命的双重性质。实
   际上,这两种史观都各有片面性,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
   化成了一种理念的图解。杨奎松( 2008 , 2010 )严谨扎实的系列研究著
   作,已经充分揭示了中共革命中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阶级斗争之间极
   其复杂的张力,此不赘述。
       我们需要把以上三个问题统合起来考虑,才能充分理解政治路线
   的复杂性。对这种复杂性的研究可以尝试从追寻中共革命各个时期
   (尤其是发生政治争辩的时期)重要的政治术语或流行语的源头和内涵
   开始。如果这些术语或流行语是对外来理论的翻译,就须考察这一翻

                                                           · 1 9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