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239
社会· 2016 · 4
在 1985 年的草家事件、 1993 年的山形明伦中事件与调补站南口
事件三起案件中,受害方的诉求在民事审判中得到了支持,但少年司法
程序却难以认定罪名成立,由此产生的对少年司法制度的质疑,为主张
修订《少年法》的 1998 年报告奠定了重要基础(松尾浩也, 2009 )。其
后,在 1997 年发生了著名的“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即“酒鬼蔷薇圣
斗事件”),时年 14 岁的犯罪者“少年 犃 ”先后造成了 2 名小学生死亡和
3 名小学生受伤,且伴有将署名“酒鬼蔷薇圣斗”的声明夹在被害者口
中、将其头部置于学校门口,并向当地报社邮寄署名的“挑战书”等极端
情节。以该案为极端典型的恶性案例引发了日本社会的强烈恐慌,各
界舆论开始广泛怀疑“未成年人”的基本假设而赞成修订《少年法》。 15
竹原幸太( 2007 )发现,对于过去的历次修订动议总能听到从事教育、福
利事业的人们的反对声,但此时一般大众却默认了修订的合理性,“少
年问题被 矮 化 为 了 ‘法 学 家 问 题 ’”。 可 以 与 之 相 印 证 的 是,入 选
2000 年日本十大流行语之一的“冲动的 17 岁”( 犓犻狉犲狉狌犑狌狌狀犪狀犪狊犪犻 ) 16 ,
即是来自于 2000 年前后相继发生的多起犯人在 17 岁左右的恶性事
件,用以形容“无理由犯罪的一代”或“酒鬼蔷薇一代”。
从统计数据来看,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发生数与 10 岁至 20 岁未成
年人人口之比在 2000 年前后并无显著增加,但人们关于未成年人的想
象却切实发生了变化。作田诚一郎( 2008 )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
三次浪潮”中表现为暴走族、校园暴力的“非行”被人们归因于叛逆的
“非行文化”,未成年人因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越轨;但如今的
违法少年在舆论中被描述为“突发型”,平凡无奇的学生却犯下杀人等
恶性犯罪,大众热衷于了解其心理学动机,从而将责任归咎于个体。人
们将注意力放在个体身上所反映的,正是作为整体的“未成年人”意象
的逐渐崩解,取而代之的,是危险的不稳定分子。
在 1998 年报告基础上形成的议案虽然一度因众议院解散而搁置,
但 2000 年再度发生的丰川主妇被害事件、西铁巴士劫持事件、冈山金
15. 与该案相关的最新进展是作案的“少年 犃 ”于 2015 年 6 月出版《绝歌》一书,在日本社会引
发强烈震动,在亚马逊日本( 犪犿犪狕狅狀. 犼狆 )网站相对应页面可以看到大量有关以该书非难日本
现行《少年法》的书评,可以作为印证。
16. 参见日本自由国民社自 1984 年开始 的 年 度 流 行 语 评 选 结 果, 犺狋狋 狆 :// 狊犻狀 犵 狅. 犼 犻 狔 狌.犮狅. 犼狆 /
狀犲狀犱狅 / 2000.犺狋犿犾 (最后访问 2015 年 12 月 30 日)。
· 2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