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235
社会· 2016 · 4
图 1 :美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指数( 1980 — 2010 )
11
研究者发现,虽然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开始“未成年人”犯罪有
所增加,但单论暴力犯罪的上升幅度仍低于成年人,用犯罪率来解释严
,
罚化趋势的出现不够有力( 犅犻狊犺狅 狆1996 );另外,如上图 所 示, 10-17
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率在 1994 年达到高点后持续减少( 犛犻犮犽犿狌狀犱犪狀犱
犘狌狕狕犪狀犮犺犲狉犪 , 2014 : 125 ),因此,即使在现在,美国各州仍然坚持严罚的
理由似乎也并不充分。这种质疑实际上仍然将刑事政策看作是对犯罪
的机械反应,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严峻的犯罪形势导致的是未成年人形
象的扭曲。
1974 年发布的“马丁森报告”( 犕犪狉狋犻狀狊狅狀犚犲 狆 狅狉狋 )指认美国社会控
制系统 “无所作为”( 犕犪狉狋犻狀狊狅狀 , 1974 ),从而推动了控制的强化。吊诡
的是,虽然几年后马丁森撤回了其结论,且出现了一大批主旨在于论证
治疗较惩罚更具效率的研究,但在“未成年人”问题上,站在矫正立场的
,
人却仍然越来越少( 犅犻狊犺狅 狆1996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出现了儿童与
成人之间区隔的动摇使得“未成年人”形象发生了质变,政治家们正是
在这种逻辑支配下宣称要“有所作为”,选民也基于此种叙事促成了严
罚化改革的上马,立法者、政策制定者和法庭都不再将“未成年人”与成
年人看成截然二分,而是近似地看成一类,由此引发了肇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将未成年人移送至刑事程序的“大爆炸”( 犃狉 狔 犪 , 2010 )。
11. 转引自 犕犲犾犻狊狊犪 , 犛犻犮犽犿狌狀犱犪狀犱犆犺犪狉犾犲狊犕.犘狌狕狕犪狀犮犺犲狉犪.2014.犑狌狏犲狀犻犾犲犗 犳犳 犲狀犱犲狉狊犪狀犱
犞犻犮狋犻犿狊 : 2014 犖犪狋犻狅狀犪犾犚犲 狆 狅狉狋.犝犛 犇犲 狆 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犑狌狊狋犻犮犲 , 犗犳犳犻犮犲狅犳犑狌狊狋犻犮犲犘狉狅 犵 狉犪犿狊 ,
犗犳犳犻犮犲狅犳犑狌狏犲狀犻犾犲犑狌狊狋犻犮犲犪狀犱犇犲犾犻狀 狇 狌犲狀犮 狔犘狉犲狏犲狀狋犻狅狀 : 125.
· 2 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