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7

社会· 2016 · 4

   动。 3 而地方党史学人自觉应用地方史研究成果的意识和学术训练都
   不够。只有在南开大学魏宏运开创的研究传统中,华北乡村社会经济
   史与华北革命史的研究有较好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基本限于华北地区
   和抗日战争时期,而未触及中国共产革命早期的重心———南方。
       2. 革命历史连续性的断裂
       本文所谓“革命历史连续性的断裂”包括了两层内涵。第一层内涵
   是从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到苏俄苏维埃革命再到中国共产革命的历史连
   续性问题。由于以杨奎松、沈志华为杰出代表的中生代党史学人的着
   力推进,在苏俄革命与中共革命之间的关联上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
   果。但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早源头———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与中国革
   命之间的关联还甚少得到注意。诚然,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主要
   受苏俄及其控制下的共产国际的影响,但阶级斗争与共产主义这种理
   念毕竟来自欧洲,德国的社会民主工党毕竟是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
   内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那么,哪些理念和组织形式是从德国那
   里经过苏俄传到中共这里来的,哪些理念和组织形式又是在欧洲不曾
   有过而由苏俄独创传到中共来的,还有哪些是欧洲与苏俄都不曾有过
   而由中共独创的?这些对于澄清中共政治文化的源流及演化都是非常
   重要的问题。
       第二层内涵是从晚清革命到国民革命再到共产革命的连续性问
   题。由于这个问题被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和中共党史三个学科人为地
   分割,所以这 三场 革 命 的 关 联 性曾 长期 被忽 略。近年 来 由 于 王 奇 生
   ( 2010 , 2013 )、杨奎松( 2008 )、黄道炫( 2012 )等人的呼吁,已经开始引起
   了学界的重视。
       3. 成败问题意识背后的历史目的论
      这个问题海内外学界甚少注意到。目前的革命研究在总体的问题
   意识上过多地被政治和军事上的成败问题所牵引。因此,为什么中共
   革命在 1949 年取得了胜利,为什么苏维埃制度在江西时期失败,为什
   么美国会丢失中国大陆,这些问题就成为革命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
   即使周锡瑞( 2013 : 182 ) 20 世纪 90 年代在反思革命研究时,提出的问


   3. 《开放时代》 2015 年第 2 期刊载的“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专题讨论对此问题有初
   步的反思。

    · 1 0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