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17

社会· 2016 · 4

   过于表面化和单薄。晚近马斯拉奇等学者( 犔犲犻狋犲狉犪狀犱犕犪狊犾犪犮犺 , 2001 ;
   犕犪狊犾犪犮犺 , 犲狋犪犾. , 2001 )提出了不匹配( 犿犻狊犿犪狋犮犺 )模型,认为职业倦怠并
   非工作或个人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根源于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匹配
   程度,越不匹配越容易产生倦怠。不匹配来自于报酬、控制、共同感、公
   平性等若干方面,价值是其中之一。近来有学者进一步认识到,“相比
   于工作需求,倦怠更多涉及的是价值冲突”。 8 这方面的经验研究也开
   始涌现。比如,一 项 对 480 名 波 兰 白 领 工 人 的 研 究 ( 犇 狔 犾  犵 犲狋犪犾. ,
                                                          ,
   2013 )发现,个体和组织工作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 狏犪犾狌犲犱犻狊犮狉犲 狆 犪狀犮 狔                )
   会增加职业倦 怠。另 一 项 针 对美 国 109 名警 察的 研究( 犛犮犺犪犻犫犾犲犪狀犱
   犌犲犮犪狊 , 2010 )发现,价值失调( 狏犪犾狌犲狊犱犻狊狊狅狀犪狀犮犲 )(操作化为个体价值与
   参照群体价值的不一致)及情感失调会导致更高的职业倦怠。作者在
   其文章结论处给出了前瞻性建议,竞争性的价值观导致的失调应作为
   未来职业倦怠研究的核心。
       这些经验研究清楚地表明,主体认知结构中存在的冲突的确会导
   致倦怠,不过仍然没有明确将认知失调理论作为解释倦怠的基本框架,
   也未结合经验资料深入阐释具体的作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马斯拉
   奇等学者( 犕犪狊犾犪犮犺 , 犲狋犪犾. , 2001 )在对不匹配理论模型的表述中,提到
   了两种不同来源的价值冲突,分别是个人职业期望与组织价值,以及组
   织高远的目标表述和实际运作。但问题在于,现实之中可能难以简单
   地对此进行区分。例如,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表达”与“实践”的脱节
   或可视为后一种情形,但这种脱节如何作用于个体认知结构并导致倦
   怠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澄清。实际上,在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背景
   下,组织层面所“表达”的法治原则与个体秉持的法治理念同出一辙、并
   无矛盾,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在于个体价值理念与组织运作实践之间
   的冲突,而具体的机制则可以用经典意义上的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

       三、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理论背景及认识,就体制内法治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


   8. 参见 犔犲犻狋犲狉 ,“ 犃 犵 狉犲犲犿犲狀狋狅狀犞犪犾狌犲狊 : 犜犺犲犘犻狏狅狋犪犾犐狊狊狌犲犳狅狉犅狌狉狀狅狌狋狏.犠狅狉犽犈狀 犵 犪 犵 犲犿犲狀狋 ”,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狑狅狉犽犲狀 犵 犪 犵 犲犿犲狀狋.犮狅犿 / 犻狀犱犲狓. 狆 犺 狆 / 犮狅犿 狆 狅狀犲狀狋 / 犮狅狀狋犲狀狋 / 犪狉狋犻犮犾犲 / 37狅 狆 / 6犪狑犾狊 / 133
   犪 犵 狉犲犲犿犲狀狋狅狀狏犪犾狌犲狊狋犺犲 狆 犻狏狅狋犪犾犻狊狊狌犲犳狅狉犫狌狉狀狅狌狋狏狑狅狉犽犲狀 犵 犪 犵 犲犿犲狀狋狊 狆 4697 ,浏 览 于 2015
   年 12 月 1 日。

    · 1 1 0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