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21
社会· 2016 · 4
建设前景具有再高的效价、主体抱有再大的期望,也难以产生有效的激
励,反而由于预期与现实之间反差强烈导致主体出现较强的心理落差,
甚至“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 5 :若体制内法治工作者对法治建设前景具有较强的信心,但
实际工作中遭遇非法治化状况,则其职业倦怠感趋强。
另外,这种预期效应也可能在对法治建设前景的信心与法治理念
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彰显。就投身法治化进程之中的主体而言,虽然对
法治建设前景的预期与法治理念兼容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高
效价,但在“表达”与“实践”相脱离的结构下,对法治建设前景具有较高
的期待且法治理念强的主体,更可能遭遇现实的抵牾,出现较高水平的
倦怠。而且,就法治建设前景而言,不同主体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由于
更可能基于现实状况理解法治前景,可以推论:
假设 6 :法治理念较弱但对法治建设前景充满信心的主体,职业倦
怠程度更低。
(三)“社会比较”假设
本研究也关注体制内法治工作者的薪酬问题,这不仅是基于控制
变量的实际考量,更重要的是在倦怠根源问题上将之作为与上述认知
结构问题相比照的因素。从资源保持论( 犎狅犫犳狅犾犾 , 1993 )或工作需求—
资源模型( 犇犲犿犲狉狅狌狋犻 , 犲狋犪犾. , 2001 )的角度来看,薪酬水平作为资源或
需求的满足因素,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而努力—回报不平衡模型
则明确 提 出,个 体 回 报 与 努 力 程 度 不 匹 配 时,即 会 产 生 工 作 倦 怠
( 犅犪犽犽犲狉 , 2000 )。根据期望理论( 犞狉狅狅犿 , 1964 : 16 、 18 ),除了效价和期
望值,激励水平也取决于各种结果(如绩效期待与相应回报)之间关联
的认知态度(即工具性, 犻狀狊狋狉狌犿犲狀狋犪犾犻狋 狔 )。然而,期待的满意(效价)总
是与实际的满意存在张力。主体若认为其付出与回报之间不匹配,也
难于形成较高的激励水平。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体制内法治工作者
的收入水平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变量。
不过,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根据社会比较理论( 犉犲狊狋犻狀 犵 犲狉 , 1954 ),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时,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在一
种比较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意义,而非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在收入
方面,体制内法治工作者比较的对象更可能是与之同出一门但处于体制之
外的法治工作者,后者作为天然的“外部参考群体”( 犛狋狅狌犳犳犲狉 , 犲狋犪犾. , 1949 ;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