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16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


   相对缺乏。社会胜任模式主要涉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但还远远不够。
   在一 些 从 社 会 认 知 论 角 度 出 发 的 职 业 倦 怠 研 究 中,自 我 效 能 ( 狊犲犾犳
   犲犳犳犻犮犪犮 狔 )概念是最常见的切入点( 犆犺犲狉狀犻狊狊 , 1993 ; 犅狉犲狊ó , 犲狋犪犾. , 2011 )。
   然而实际上,只强调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心理学的还原,这类因素本身就
   是需要解释的变量。一项明确声称从社会认知论视角分析 141 名运动

   员 的 研 究 ( 犔犲犿 狔 狉犲 , 犲狋犪犾. , 2008 )检 验 了 动 机 配 置 ( 犿狅狋犻狏犪狋犻狅狀犪犾
   犱犻狊 狆 狅狊犻狋犻狅狀狊 )、感知能力( 犲狉犮犲犻狏犲犱犪犫犻犾犻狋 狔 )等多种因素对倦怠的影响,
                        狆
   但并未考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认知结构中可能存在的价值冲突对倦
   怠的作用。
       社会认知论对倦怠的病因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从根本上说,
   倦怠源于某种错位或矛盾。正如倦怠研究代表人物马斯拉奇( 犕犪狊犾犪犮犺
   犪狀犱犔犲犻狋犲狉 , 1997 )给出的一个最激进的定义所揭示的,“倦怠是人们‘是
   什么’和‘不得不是什么’之间错位的指标,代表了一种价值、尊严、精神
   和意愿的侵蚀———一种人类灵魂的侵蚀”。从这个意义上,引入社会认
   知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认知失调( 犮狅 犵 狀犻狋犻狏犲犱犻狊狊狅狀犪狀犮犲 )理论很有必要。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个体的心理
   紧张。为了克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个体会采取多种办法以缓解自
   己的认知失调( 犉犲狊狋犻狀 犵 犲狉 , 1957 ; 犉犲狊狋犻狀 犵 犲狉犪狀犱犆犪狉犾狊犿犻狋犺 , 1959 )。认知
   失调理论突破了传统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假设,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行为
   模式的复杂性。认知失调在某些理论看来是组织或制度变迁的微观心
   理基础(布劳, 1988 : 239 ; 犚犪犫犻狀 , 1994 ; 犅犪犮犺犪狉犪犮犺 , 犲狋犪犾. , 1996 ; 犑犲狉犿犻犪狊 ,
   2001 ),认知失调导致的态度变化是沟通法律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重
   要机制( 犅犪狉犽犪狀 , 2015 : 192 ),将该理论应用于对法治工作者这类专业群
   体的职业倦怠研究,体现了从实践层面对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变迁的当
   代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理论关照。
       但是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尽管认知失调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最重
   要的理论之一,但截至目前从这个角度分析职业倦怠的经验研究尚属
   少数。传统 上 这 一 方 面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服 务 行 业 的 情 感 失 调
   ( 犲犿狅狋犻狏犲犱犻狊狊狅狀犪狀犮犲 ,即要求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情绪相反)与倦怠的
   关 系 ( 犎犲狌狏犲狀 犪狀犱 犅犪犽犽犲狉 , 2003 ; 犆犺犲狀 , 犲狋 犪犾. , 2012 ; 犓犲狀狑狅狉狋犺 狔 ,
   2014 ),针对的是情感劳动中如何改善服务态度的技术性问题。情感失
   调可视为认知失调的扩展,但若非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下,这种分析显得

                                                          · 1 0 9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