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97
社会· 2016 · 2
德塞都所形容的那个在城市中任性漫步的行走者( 狑犪犾犽犲狉 )一般。他无
法充分地掌握整个城市的景象,而事实上也不需要。他总是刻意或随
性地选择一个特殊定点出发,边走边浏览着周边的光景。就空间来说,
行走者是处于局面的( 犺犪狊犻犮 )状态之下,有着诸如“这儿 - 那儿”或“远
狆
- 近”的交相置换( 犺犪狋犻犮 )。就时间而言,他则一直处于当下此刻,脚步
狆
的空间移动告诉了我们时间,每踏出一个脚步,就代表着另一个时间上
的“当下此刻”,有着另一层的意义(因为看到了另外的光景)。因此,对
漫步者来说,不论就感受、认知或行动自身而言,这样的行走是具体而
片段的。人们可以一回儿喜,一回儿悲,另一回儿怒;也可以一回儿看
看橱窗里的衣服,一回儿踏入书店浏览着书籍,或另一回儿再走入边上
的快餐店吃个汉堡( 犱犲犆犲狉狋犲犪狌 , 1984 : 97-99 )。
这么一来,社会学家作为街道中的漫步者,在行走之前或至少在行
走之中时,他需得为自己的行走定个意图,立个方向,而这恰恰是在乱
中寻序之编故事者具有的特色。就此而言,韦伯主张以理念型的建构
来作为勾勒“社会”图像的基本策略,其实即是企图让社会学家充当在
城市中行走来为这个城市编说故事的人,其所讲究的更在于故事是否
说得动听感人,而且愈是惊世骇俗,则愈精采。
根据韦伯( 1904 )在一百多年前的说法,任何的社会现象(或事件)都
是发生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特殊现象(或事件),有着具特定文化意涵的
历史质性( 犺犻狊狋狅狉犻犮犻狋 狔 )(如前面提到的“理性”)作为框架所彰显。这也就
是说,在韦伯的认知里,任何时代的任何社会中都充斥着某种特定的精
神,它以有如幽灵的姿态,并以各种方式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面向,以至于
可以产生致命性的作用。对德国社会学家来说,如此强调文化精神的历
史质性,可以说是延续着观念主义( 犻犱犲犪犾犻狊犿 )的基本思维所体现在诠释与
理解历史现象时的一种思想与认知模式。韦伯本人也不例外,其“理念
型”的说法其实就是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传统下的衍生产物。 13
13. 有关韦伯之理念型概念的讨论,材料乃取自韦伯( 犠犲犫犲狉 , 1949 ),以下进行有关论述时,不
拟细标资料出处的页码,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寻找。观念主义的哲学思维可以说是整个德国
社会思想的主 导 轴 线。起 于 18 世 纪 60 年 代 的 狂 飙 运 动 ( 犛狋狌狉犿 狌狀犱犇狉犪狀 犵 [ 犛狋狅狉犿犪狀犱
犛狋狉犲狊狊 ])推动了诸如赫尔德( 犎犲狉犱犲狉 )与席勒( 犛犮犺犻犾犾犲狉 )等人重视文化作为一种集体现象的精神
内涵,衍生出来的是黑格尔强调历史进程中的所谓绝对精神, 20 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
( 犕犪狀狀犺犲犻犿 , 1971 : 36-38 )在谈论“宇宙人生观”( 犠犲犾狋犪狀犪犮犺犪狌狌狀 犵 )时所揭橥的“时代精神”
( 狊 狆 犻狉犻狋狅犳犪 犵 犲 ),都可以说是这种观念主义的时代产物。
· 9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