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9
社会· 2016 · 2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君子心里
明白,爱惜自然万物,却不必施以仁爱之情,仁爱百姓,却不必施以亲亲
之道,因此仁政的逻辑是,一国之君的治理之道,必要以亲亲、尊尊的宗
法关系固其德治之本,顺应天命的法则而对生民怀有仁爱之心,进而将
自然万物化为统一的秩序之中,实现一种天人合为一体的超越精神。
孔颖达说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封建制中天命作为君民
关联的最好注释。不过,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设定,在实际的政治实践
中,如何施以仁政来治民,如何能尽人之性,使人之道服宥于天之道,则
是治理体系 的 关 键 处。周 人 治民,首 推文教 和德 化,王 国维 ( 2001犪 :
302 )指出:“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和男女
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其有不由此者,谓之非彝”。他引用
《尚书·召诰》的说法,“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所谓非彝,首先是
作为“礼之所去”的行为,才会有“刑之所加”,殷周之别,在于殷人用刑
仅针对那些寇攘奸宄的恶行,而周人之刑则并及不孝不友的做法。同
样,周人治国重于德化,坚持“刑措”或后人所谓“息讼”的原则,即便是
在刑罚的过程中,也纳入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宗法因素(瞿同祖,
1981 )。封建礼制虽“礼不下庶人”,但对于民彝民风来说,“至于庶人,
亦聪听祖 考 之 彝 训 …… 故 克 殷 之 后,尤 兢 兢 以 德 治 为 务”(王 国 维,
2001犪 : 303 )。
民彝之本在于敦风化俗,民生之本在恒产恒心。因此,封建之治的
基础,除宗法和礼制外,土地制度自然也是根本的制度。孟子说:“无恒
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
上》)。这是对 孔 子 强 调 的“政 之大 节”的最 好阐 释。什 么是 “政之 大
节”?孔子说是“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二年》),以
礼化俗,处理好义利关系,民彝与民生并举,便是基本的治民之策。封
建制对于天子诸侯等而言意味着分土胙民,而这里所说的民,也自然会
按照五等之制,依 次 从 大 到 小 从属 于不 同封 建等 级 的 范 围。杜 正 胜
( 1979 : 48 )在《周代城邦》中指出,周人在武装拓殖的过程中,所谓分封
的首要地理单位,即是军事与政治功能合一的城堡,古书名曰“国”,国
外的广大田土称为“野”,野上的小聚落共同体称为“邑”或“社”,常说的
“封邑”指的就是这样一些基本单位。据《左传》载,康叔赴卫,“封畛土
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供王识”(《左传·定四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