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7

社会· 2016 · 2

   ( 1997 )认为这充分证明“氏即是国”的原理。周人“建国立宗”,极其重
   视重姓分氏,是为着尊王、敬祖、统宗和收族,是和他们为新为天下共主
   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杜正胜, 1992 : 396-397 )。“故周公封建之大
   意义,则莫大于尊周室为共主,而定天下于一统,周公之众建诸侯,而使
   群戴周天子为中心。”(钱穆, 2004 : 85 )

       三、宗法与天命:父子与君民

       今人常以“一家一姓之私”论周制,是没有多少道理的。孔子论天
   论命,讲的是周室之始受命,是世运所宰。《论语》中有好多说法,如“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巍巍乎唯
   天为大”(《论语·泰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凡此
   等等,意思是说周公建制,乃是顺应天命之举,是连续性的一统。天命
   赫赫,虽流转于无常,不惟周始,却因周循人道之有常,奠定了有生民以
   来建邦立国的百世大业。后世虽有政权的继替与更迭,一治一乱,亦得
   遵循这样的内在精神,才能守持煌煌三千年之文明传统。与宗法制度
   相比,周代昭穆制度有着不太一样的逻辑。周公制郊社之礼,崇后稷为
   其始祖,以德配天,应的是天地之间的“天人合一”法则。《中庸》说: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 其先 也。
       明乎郊社之礼、?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又,《诗经·大雅·生民》中说:
           厥初生民,时维姜?。生民如何?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所谓“郊社之礼”与“?尝之义”,是天子之礼,即国家的礼仪。《孔
   子家语》说:“?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孔子家语 ·论礼》)。夏祭曰
   ?,秋祭曰尝,是天子岁时祭祖的大典,属宗庙之礼的范畴。这说明,虽
   武王受命建功,周公成文武之德,但依循的是孝治天下的逻辑,故周人
   必尊奉文王以为周室始受命之王,“此在周公之意,以为周人以殪戎殷
   而有天下者,其事实不在于武王之武烈,而尤在其原于文王之文德也”
   (钱穆, 2004 : 88 ),这是周人前续昭穆之制的原本。而郊社之礼中,郊为
   祭天,社为祭地,说明周人以后稷为祖,一为溯祖配天,二为教化德民。
   后稷载生载育,教民稼穑,树艺五?,是自然运化的象征,是生养万物的
   来源。而所谓生民之本义,亦是说“民”代表着“生”之源泉。所谓“天作

    · 1 0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