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5
社会· 2016 · 2
《五等论》对封建制也有这样的讲法:
盖明王之理天下也,先之以博爱,本之以仁义,张四维,尊
五美,悬礼乐于庭宇,置轨范于中衢。然后决玄波使横流,扬
薰风以高扇,流恺悌之甘泽,浸旷荡之膏腴,正理革其淫邪,淳
风柔其骨髓。使天下之人,心醉而神足。其于忠义也,立则见
其参于前;其于进趋也,若章程之在目。礼经所及,等日月之
难逾;声教所行,虽风雨之不辍。圣人俗之渐化也,王道之已
行也,于是体国经野,庸功勋亲。分山裂河,设磐石之固,内守
外御,有维城之基。连络遍于域中,胶葛尽于封内。(《全唐文
·朱敬则传(二)·五等论》)
封建制度始于殷周变革,周“舍弟传子”之法,使得嫡庶之制衍生出
了宗法和服术,王国维说:“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
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王国
维, 2001犪 : 291 )。《大传》所谓“君有合族之道”,正说明周代立制,家国
秩序合为一体,封建是以宗法关系为依靠的,尊尊、亲亲两义共生伴行,
亲亲之统有祭法,政治上的统制亦有宗庙制度的维护。“以尊尊之义经
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王国维,
2001犪 : 297 ),表明周人的诸项制度,皆有尊尊、亲亲二义出,宗法、丧服、
分封以及庙制都在一个较为统一的逻辑下得以安排,下达宗族,上至天
子,辅以文教与礼制,以孝道和文治通于天下(渠敬东, 2015 : 1-25 )。
王国维( 2001犪 : 301 )曾总结说:“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
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说
的很是周全了。
由此看来,封建治理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此种由尊尊而确定
的等级秩序,并非只是一种逐层分割与服从的上下权力等级体系,而是
经由亲亲之义而守持宗族内的亲统与合族之道。程瑶田谓“宗之道,兄
道也”(程瑶田,《通艺录》),说明《礼记·大传》所说“别子为祖,继别为
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以大宗小宗之
体系或五世而迁的制度,是将氏族分衍递演下去,“凡周之同族皆能因
尊过去之祖而敬目前的宗,以达到收族的功效”,同时将天下之一统与
亲统连接起来,将宗法关系中的等级制与分封等级制相结合,“不断地
会有别子和独立的邦国和采邑出现,也就不断地有各邦国采邑上的百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