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1
社会· 2016 · 2
这样的一个。”潘光旦考证孟子“人伦”之本义, 1 是要说明中国人的社
会规范源出一个“伦”字,依此来规定人与人的“类别”与“关系”。五伦
之历史演化,既说明了不同时期基本社会关系的界定与变异,亦说明了
礼制、伦理和教化系统等社会总体结构的变迁过程,五典、五教、五常、
五道乃至五行说交织演绎,形成了自然、人伦与天道之整全世界的关
联。费孝通在讲差序格局的时候,也明确说:“伦”是“我们传统的社会
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一个纲纪,就
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费孝通, 1999犪 : 336 )。俗语说“一表三千里”,
说的就是由己外推的这个“伦常”,无外乎是一条“从己到家,由家到国,
由国到天下”的通路。
不过,所谓“家国一体”或“家国天下”之说,只是一般原理式的讲
法,王国维有关周公之制的讨论,说得很透彻了(王国维, 2001犪 ),即便
这样,学界也对此提出过不少批评意见(傅斯年, 2012犪 ;杜正胜, 1992 :
406 ;尾形勇, 2010 ;王?森, 1998 )。中国历史的变异程度之大,仅靠一
般原理的说明是无法予以充分解释的。伦常之变,往往与情势之变、制
度之变联系在一起,因而必须要有结构史的视角来分析。费孝通就在
讨论中国传统伦常之理的同时,亦曾尝试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
提供一种特别的解释,即以“双轨政治”为视角,来探讨传统社会的治理
结构及其具体机制问题(费孝通, 1999犮 )。学界对于此问题的讨论,多
带有固化 的 理 解 以 及 价 值 评 判 的 意 味,自 然 也 少 不 了 不 同 的 见 解
(余英时, 2003 ;龚鹏程, 2001 )。不过,有学者提出,《乡土重建》所引发
的这一设论,其实质问题,却是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所牵连出的理论投
射,即绅士的出现与大一统的专制皇权有密切关系(杨清媚, 2010 : 142
-144 、 148-149 )。
在《皇权与绅权》中,费孝通开篇即说,绅士之所以出现,乃因“朕即
国家”之专制皇权所确立的结构条件使然:封建制解体,宗法和礼制秩
序崩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恰反映
了秦汉之际封建体制外的各种权力的兴起,与中央集权系统的形成是
一并出现的。不过,秦重用法家的绵密之治术,却顷刻倾覆,说明皇权
1.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见《孟子·滕文公上》)。
同时,潘光旦还比较了西方社会学的实质意涵,指出齐美尔、滕尼斯或维塞的社会学,“未尝不
可以叫做伦学或伦理学”,“未尝不是‘伦’字所代表的种切。”(潘光旦, 2000犫 : 132 )。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