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56

社会· 2016 · 1

   酬。对于那些处在仕途上升期的官员,这种激励尤为重要,可使其行为
   有所顾忌和约束,更愿意考虑委托人所关心的目标,并在多种目标冲突
   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寻求平衡。晋升机制和仕途前景激励如果有效发挥
   作用,也可以减少集权控制和规则约束的必要性,赋予承包人更多的自
   由决策空间。当其他行政性设置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失效时,晋
   升机制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就会成为最高统治者控制大局的最后武器。
   在这个意义上,晋升机制更像是一种“底线”控制工具。由于晋升机制
   的这些特殊作用,从秦汉建立全国性的郡县制以来,朝廷一直牢牢控制
   着从上到下、从院部到地方衙门所有官员(低至县佐贰官)的任命。 16 委
   托人控制“乌纱帽”是比其他行政性限制更为有效的控制和激励机制。
       引入晋升机制对于克服发包制的弊端有好处,但成本也会提高,主
   要是将这些承包人纳入晋升序列所需支付的薪酬,考察绩效和监督行
   为的成本,其中预算成本的压力最为重要。国家治理体系在哪个层级
   引入“官场竞争”机制,确定行政发包的组织边界,不仅需要考虑晋升机
   制本身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将这些参与人变为正式政府雇员所带来的
   潜在成本。官场竞争机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适用范围本身就是涉及
   到行政组织边界的内生决定。 17
       如前所述,在多目标和双重垄断的政府内部引入发包制已属不易,
   需要依靠一系列行政性设置(包括晋升机制)来尽量减少发包制带来的
   多种扭曲效应。收缩政府组织边界、推行政府外包制则是一种更加“冒
   险”的制度安排。政府外包是指处于政府组织之外(即不在政府晋升序
   列中)的代理人承包政府事务。由于失去了晋升机制这最后一道约束
   力,行政内包业已偏向市场化的激励,政府外包则完全变成了纯粹的赢
   利动机,即所谓的“赢利型国家经纪人”。这些单纯为了赢利的代理人


   16. 晋升机制要起到激励官员的作用,必须保证官员在晋升与不晋升之间存在足够显著的差
   别,如收入(包括显性和隐性收入)、地位和权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清时期各级地方官员
   名义收入很低,但实际各项收入加总可以达到惊人的数字,而且沿着权力阶梯上升,地方官员
   的预期收入和权力呈现非线性增长。
   17. 城管队伍的管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体制(编制)内与体制(编制)外的纠结与
   摇摆:将城管人员纳入体制内和正式编制有利于约束其行为,弱化其“市场牟利”动机,但这对
   体制的财政压力较大;将他们作为编外人员,采取“行政外包”方式,减少了城市管理的预算成
   本,但同时也让这些城管人员的“市场化”行为难以控制,导致商贩怨声载道。具体细节可以
   参见黄冬娅( 2009 )的著作。


    · 4 8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