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201
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表 2 :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类型
对亲代支持的 对子代支持的 对亲代与子代净支持的
类型
净值( 犃 ) 净值( 犅 ) 关系( 犃牔犅 )
正 正 犃=犅 犐 (上下位平衡型)
正 负或者零
犃 >犅 犐犐 (上位优先型)
正 正
负或者零 正
犃 <犅 犐犐犐 (下位优先型)
正 正
负或者零 负或者零 犐犞 (自我优先型)
从家庭资源代际分配中的利己和利他来区分,在四种亚类型中,唯
有第 犐犞 类是将自我(含配偶)的使用置于优先位置,才可以称之为“伦
理沦丧”或者公德丧失。第 犐犐犐 类虽然与传统的“上位优先”型不同,不
符合传统孝道伦理对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的要求,但并不能因此说这是
一种“伦理危机”或“伦理沦丧”的现象,它或许只是“伦理转向”的表征。
借由上述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的理想类型图式作为解析框架,对部
分研究者观察到的“赡养资源供给缺乏凸显养老中的伦理危机”的现象
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在排除家庭资源绝对稀缺的状态下,出现亲代
赡养资源匮乏者主要存在于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的家庭中,即“自我优先
型”( 犐犞 )和“下位优先型”( 犐犐犐 )的分配,而这两种分配类型背后事实上
存在两种具有竞争性的解释:“家庭现代化理论”和“伦理转向假说”。
“ 家庭现代化理论”是以家庭成员(个体)的现代化作为基本的分析
起点,“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与夫妇式家庭制度间的适应性,以及核
心家庭制度与工业化之间的适应性”(唐灿, 2010 )。当传统农业社会中
以“父子同一”为核心的家庭关系(许?光, 2001 : 225 )转化成现代工商
社会中以夫妻为主体的家庭关系( 犔犻狀 , 1985 ;叶光辉、杨国枢, 2009 : 38 )
后,家庭中的孝道随之发生衰落。由于孝道是敦促成年子女自觉奉养
年老父 母 ( 犐狊犺犻犻犓狌狀狋狕 , 1997 ),给 予 双 亲 情 感、金 钱 与 劳 务 等 支 持
( 犆犻犮犻狉犲犾犾犻 , 1983 )的重要文化机制,孝道的衰落将使年老父母的赡养资
源难以保障。而且,依据古德和阎云翔的研究结论,伴随着现代化对传
统孝道伦理的冲击与瓦解,“无公德的个人”将随之兴起并扩散。根据
这一机制,我们提出个体现代化程度影响资源代际分配的自私假定。
假设 1 :个体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其在进行资源代际分配时越可能
成为“伦理沦丧者”。
正如前文界定的那样,在资源的代际分配中,“伦理沦丧”特指“纯
· 1 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