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205
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四、数据、模型及变量处理
(一)数据
本研究利用的是“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调查”( 犆犎犃犚犔犛 ) 2011
年的基线调查数据。 犆犎犃犚犔犛 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执行的一
项旨在收集代表中国 45 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数据的大型追
踪调查,在中国 28 个省中 150 个县区的 450 个村(居)开展,共调查了
10229 户家庭。
家庭资源的代际流动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当家庭成员居住在一
起的时候,很难测量。所以,把不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资源交
往作为考察和分析重点,以此来折射中国家庭的代际支持状况,是一个
常用的替代分析策略。这样的考察方式虽然会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
息,但对于在三代之间考察资源的代际流动特别合适,因为不住在一起
的时候,他们各自更容易将自己视为独立的家庭,这样才能更为清晰地
考察三代之间的资源流动情况。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和较为独特的视角
是希望能将第三代纳入分析框架,因此,选择的具体家庭是以被抽中的
调查者为成年代,必须同时包括不同住的亲代(父母或公婆、岳父母)和
子辈(孩子或孙子)。最终我们选取了符合上述条件的 2624 位 45 岁以
上的农村被访者作为分析对象。
(二)模型设置
在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状况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之后,我们将着
重考察个体和社区的现代化特征对其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进而再考察
这些现代化特征对个体代际支持优先顺序的影响。具体来说,先以“对
亲代的经济支持”和“对子代的经济支持”为因变量,以教育程度、非农务
工经历、非农收入占比、社区开通公共汽车等为自变量,以城乡属性等基
本人口学特征及地区变量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虑到代际
支持有相互性,个体对亲代和子代进行经济支持的同时,他们的亲代和
子代也可能同时在对他们有代际支持,所以,我们的模型因变量分为提
供的经济支持量和提供的净支持量两类。前者只考虑个体的付出,直接
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者是用个体的付出减去另一方的支持之后得
到的个体付出的经济支持的净值,这个值有可能是负的,也就是说,个体
实际上是从亲代或子代处获得经济支持。对于经济支持的净值,我们认
· 1 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