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208

社会· 2016 · 1

   入,除去农产品和林产品价值之外其他几项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就是“非农收入占比”,将其乘以 10 以便于解读。“社区现代化程度”用
   村子“是否通公汽”来衡量。
       表 3 显示,由于被访者来自农村且年龄偏大(均值为 56 岁),样本
   的教育程度和年收入均较低,平均年收入仅为 2938 元,超过四成人有
   外出务工经历,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平均超过 60% ,超过半
   数村庄通了至少一路公共汽车。
                          表 3 :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称            统计值            变量名称            统计值
     教育程度                           通公汽的村庄              53.8%
       文盲                23.6%      不通公汽的村庄             46.2%
       小学及以下             44.6%      女性                  49.9%
       初中及以上             31.9%      男性                  50.1%
     有外出务工经历             40.6%      非农收入比            61.1% ( 42.3 )
     无外出务工经历             59.4%      收入(元)            2938 ( 8083 )
     省份                    略        年龄                56.1 ( 7.4 )
      注: 1. 括号内为标准差。
         2. 由于本文的计算层次比较多,另单列表 4 对因变量进行呈现,表 3 集中
           介绍文中模型所用到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由于省份是控制变量且取
           值类别过多( 28 个省级单位),为行文简洁,特此略去。

       五、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

       下文将先描述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状况,然后分别考察现代化
   要素对亲代和子代支持的影响,由此来探讨会不会随着现代化而出现
   伦理危机。最后,我们会对代际支持的具体构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归
   纳出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新趋势。
       (一)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状况
       表 4 显示,人们对亲代的经济赡养资源提供很有限,平均只有 635
   元,剔除父母对自己的支持之后的净支持金额均值更是低至 519 元。
   相反,人们对子代和孙代的经济支持力度则大得多,支持量和净支持量
   分别为 11875 元和 9050 元,是对父母经济支持的近 20 倍。这也许是
   养老危机和“伦理沦丧论”提出的经验基础之一。数据还显示,对亲代
   的经济支持总体而言差异(标准差)较小,而对子代的支持差异程度非
   常大。我们在引入现代化要素后发现,无论哪个群体,人们对亲代的经
   济支持都远远低于对子代的经济支持。虽然偶有不同,但总体而言,人

    · 2 0 0 ·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