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18
社会· 2016 · 1
化的理想而已……胥吏是什么呢?在官署,似官而非官;只知行政的技
术,不知行政的精神;其教养是虽识字却不识文。在所有的意义上都是
似是而非者,即俗之又俗的人。而且士大夫既然不得不作为官僚而立
身,那么不管他们是怎样轻视或者憎恶,要想不依存于这种胥吏而维持
自己的存在是办不到的。”虽然这一描述针对元朝,但也在很大程度上
适用于随后的明清两代。这些历史文献中充斥的对胥吏的口诛笔伐,
恰恰说明了胥吏的重要性。
从以上讨论来看,“官吏分途”及其配套的管理措施应该是一个糟
糕的制度安排:官与吏的群体分离制造了组织内在的紧张;录用、流动、
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得下层胥吏地位低下但大权在握,而且几无
制度约束;科举制度被看作是中国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但官
吏分途意味着,庞大的底层胥吏群体被结构性地排斥在体制之外。激
励机制缺失易诱发种种不端所为,前人已明道理:“士有爵禄,则名重于
利;吏无荣进,则利重于名。”(《新唐书·刘晏传》)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
问题:如果说胥吏制度有如此多的弊端,似乎处处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宗
旨相悖,为什么这一制度能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下来?为什么针对
胥吏的口诛笔伐和奏章进言未能导致大的改革尝试,以正式化的人事
制度取而代之?显然,充斥史书的关于胥吏的记载和讨论不是本文的
研究结论,而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在对此进行理论分析之前,我们有
必要观察一下官吏分途这一人事制度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延续与变异。
三、“层级分流”: 1949 年之后的官僚人事流动模式
1949 年之后的官僚制度脱胎于武装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列宁式政
党,其人事管理制度有着不同于中华帝国的新特点,如党政双重权威体
制,党管组织人事的制度安排,又红又专的选择标准,等等。然而,着眼
于官僚人事流动的大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帝国历史上官吏分途的制度
安排在当代中国官僚体制中的种种痕迹。
(一)当代中国官僚体制的空间流动趋势
浏览 1949 年之后描述官僚体制的词汇,我们发现“官吏之分”连同
“胥吏”这一词汇从官方语言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部”这一舶来
品。新中国初期,“干部”这一称谓泛指在政府机构和国营单位工作的
一般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经理和专业人员。官方文件在特指官僚
·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