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81
社会· 2015 · 6
在利益感的基础上,人们是通过同情而产生快乐或不快,进而形成效忠
有德,叛乱有恶的道德感和通则的,这才是效忠的道德观的起源。
可见,效忠的起源是人们的共同利益感,并在此利益感之上,通过
同情,使人们形成效忠的道德义务感。在新道德感的形成过程中,通则
对人们的情感有强大影响。“人们如此迷恋于通则,往往将他们的原则
推到超出了原初使他们建立这些原则的那些理由以外”。但这是否意
味着人们会无限度地服从执政者的压迫?因为根据通则原理,人们在
面对两种表面相似的情况时,容易受通则影响而忽略两者在实质条件
上的差别。
面对这个质疑,休谟已经不能再用经院传统来反驳。他所进行的
努力是在日常世界的丰富实验中,通过大量经验观察,发现通则的另一
种性质。他指出,人们的通则之所以较少受例外影响,是因为通则本身
就是建立在大量通常例子之上,而使人们的心智产生强大的想象趋势
或倾向。但当某种通则的例外本身也因大量的例子而具有通则性质
时,之前的通 则对 人 的 影 响 效 果就 会被 削弱。权威压 迫 则 涉 及 这 种
性质:
我们对于他们(统治者)的期望,不是依靠他们本性的改
变,而是依靠他们的位置( 狊犻狋狌犪狋犻狅狀 )的改变,因为在他们位置
改变后,他们就在维持秩序和执行正义方面有一种较直接的
利益……但仅仅较为直接一些而已,而且,根据人性的不规则
性,人们往往预料到统治者们甚至会忽略这种直接利益,被他
们的激情所转移而陷入种种过度的残酷和野心的境地。我们
对于人性的一般知识,对于人类过去历史的观察,对于现时代
的经验,所有这些原因必然导致我们对例外敞开大门,必然使
我们断言,我们可以对最高权力的较强暴行为进行反抗而不
犯任何罪恶和非义。( 犎狌犿犲 , 2000 : 353 )
休谟用他的科学实验方法彻底祛除了被动服从教义的“巫魅”,将
英国自由传统建立在经验的根基上。他所指出的“对于人性的一般知
识,对于人类过去历史的观察,对于现时代的经验”绝非哲学家的职分,
而是 18 世纪民众教育的内容。如果说洛克的著作是专门写给绅士阶
层的,休谟的著作就是写给文明化进程中的俗人民众。他是力图推动
文明化,使人们在社会经验感之上形成健全的自由观念。对此,休谟的
· 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