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26

世纪末忧郁与美国精神气质


   过《结构》而实现了“古典”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意
   味着时代和文化场域的变化,而且蕴含着“时代精神”的转化。下面将
   从两个方面来揭示这种“转变”的实质意涵。
       (一) 20 世纪 30 年代 狏狊. “世纪末”
       卡米克(例如 犆犪犿犻犮 , 1987 ; 1989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对“早期
   帕森斯”、尤其是《结构》的研究虽然促进和深化了对帕森斯社会理论的
   研究,但他那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的阐释也引起了诸多争论和批
   评(例如亚历山大, 2003 )。比如他对《结构》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
   解释,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对早期帕森斯和《结构》的理解, 30 但其
   局限性也很明显。在这方面,布里克( 犅狉犻犮犽 , 1993 )和格哈特( 犌犲犺犪狉犱狋 ,
   1993 , 1999 , 2002 )等人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这种研究不仅将《结构》放到它“诞生”的 20 世纪 30 年代的历史脉
   络中来理解,而且从某个方面揭示了帕森斯在《结构》中实现的上述“转
   变”的实质意涵。
       布里克的长篇研究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帕森斯的早期著作,尤其是
   《结构》中的“改革主义维度”,当然,这里的“改革主义”( 狉犲犳狅狉犿犻狊犿 )是
   在“大萧条”之后美国“新政”的背景中来讨论的。为此,布里克首先探
   讨了帕森斯的早期成长和教育,认为“在家庭和教育的意义上,帕森斯
   都是进步主义( 狉狅 犵 狉犲狊狊犻狏犻狊犿 )的一个产物”( 犅狉犻犮犽 , 1993 : 367 );而《结
                狆
   构》中力图解决的“观念论与实证主义的冲突”,实际上体现了其早期接
   受的教育中蕴含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工具合理性”、“宗教与科学、虔诚
   与理智”之间的“张力”( 犅狉犻犮犽 , 1993 : 368 )。帕森斯(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28 ]
   1991 )后来关于德国思想传统中、尤其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研
   究,实质上是他寻求“以一种进步主义的眼光来解读韦伯和以一种韦伯
   主义的视角来架构进步主义的改革”的途径( 犅狉犻犮犽 , 1993 : 372 )。帕森斯
   的早期教育、思考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进步主义的改革方案,而
   《结构》可 以 理 解 为 这 种 “改 革 主 义 方 案 的 副 产 品 和 顶 峰”( 犅狉犻犮犽 ,


   30. 卡米克( 犆犪犿犻犮 , 1989 )虽然强调了此前研究所忽略的帕森斯撰写《结构》时的一个“社会历
   史背景”,即美国社会学在 1920 、 30 年代的处境及争论,但仅仅把《结构》确定为“一部社会学
   宪章”的立论,无疑限制了他对《结构》的更为完整、丰富的理解,尽管他的这篇长文是迄今对
   《结构》的最详尽的论述。


                                                           · 1 9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