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29
社会· 2015 · 6
学时代以来一直思考的重大问题。法西斯主义运动影响了
(我)在德国的交谊。本书出版不到两年,“二战”就爆发了;最
后是蔓延到全世界的大萧条。
如此看来,《结构》体现的似乎是处于一个危机时代的研究者借助
对另一个危机时代的一些思想家的研究、试图为其时代问题寻求解救
之道的一种智识努力。如果接受帕森斯本人的说法,即《结构》并非通
常意义上的社会思想或社会理论史研究,那么,格哈特等人的研究应该
说是很有启迪意义的,有助于对《结构》中探讨的时代问题的深入理解。
但从“效果历史”的角度看,由于《结构》在“二战”后的社会学中基本上
被视为一部社会学史论著,或者即使我们接受帕森斯所谓的“真正的二
手研究”的说法,它也应该面对历史研究必须回应的问题:作为一项关
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社会理论的研究,《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反映
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时代精神?从布里克和格哈特的研究来看,决定
帕森斯在《结构》中对世纪之交的社会理论的论述的,是 20 世纪 30 年
代的时代背景和问题意识,两人也都未将“ 1890 一代”的思想与“世纪
末”联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帕森斯在《结构》中是基于 20 世
纪 30 年代的问题意识来阐述“世纪末”的社会理论的。
(二)美国 狏狊. 欧洲
另一方面,《结构》中实现的这种转变不仅关联两个时代,而且涉及
两种文化区域,即欧洲与美国在文化上的关系。卡米克( 犆犪犿犻犮 , 2005 )
在探讨帕森斯早期的“文化”概念时发现:从大学时代到负笈海德堡,帕
森斯对文化概念的看法发生了明显改变;他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
当时德国关于文化与文明之研究的影响所致。但令他难以理解的是,
帕森斯形成的这种整体性的文化概念与当时德国学界对文化概念的看
法并不一致,即使是在对韦伯的解释中,也消除了后者著作中极为明显
的文化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倾向。无奈之下,他只能求诸于外来者对
当地文 化 和 自 身 文 化 的 比 较 解 释 这 种 毫 无 说 服 力 的 假 说 ( 犆犪犿犻犮 ,
34. 数十年来,卡米克在帕森斯、尤其是早期帕森斯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且多长篇大论,隐隐
有自成一脉之象;作为史论家,其考察、论证颇为细致,但其对帕森斯的解释往往得不到学界
认可并招致诸多批评。
· 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