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33

社会· 2015 · 6


       四、结语

       《结构》集中反映了“早期帕森斯”的思想。虽然 20 世纪 80 年代后
   期以来,在西方帕森斯研究中有关其早期的思想这一领域里出现了一
   些比较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突破性的成果,帕森斯的“早期文集”
   (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91 )也得以结集出版,但诸多关键问题仍有待澄清。长期
   以来,《结构》之所以得不到与其学科史地位相称的研究,与此不无关
   系。实际上,《结构》本身有一个值得引人注目、但却很少受人关注的现
   象或问题:一个有志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国人,为何要耗费巨大心血、
   以这样一部煌煌巨制来精心阐释晚近欧洲的社会思想、却置其本土早
   已兴起的社会科学研究于不顾?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显然有助于理解这
   部经典,本文对此虽有涉及,但却无法提供详尽解释。这里需要强调的
   是,首先要了解作者,尤其是了解这个典型的“英裔白人新教徒”( 犠犃犛犘 )
   在展开这项研究时的“心灵架构”( 犳狉犪犿犲狅犳犿犻狀犱 )———借用他始终奉为
   “导师”的韦伯( 犠犲犫犲狉 , 2002 )在探讨新教伦理时极为倚重、但在他的译
   本中又过于忽视的一个概念。
       前文提及的卡米克( 犆犪犿犻犮 , 2005 : 241犳犳 )在探讨帕森斯早期的文
   化概念时,多少触及这个问题,比如他批评了关于帕森斯思想形成问题
   的两种“还原论的解释”:“本土培育说”( 犿犪犱犲犻狀狀狌狉狋狌狉犲 )和“德国制造
   论”( 犿犪犱犲犻狀犌犲狉犿犪狀 ),前者强调帕森斯自幼接受的新教文化的熏陶,
   后者强调帕森斯游学海德堡时意外“遭遇”韦伯的思想而对其学术研究
   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卡米克的批评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也未能理解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反倒是前文提及的、卡米克的批评也波及到的布里
   克( 犅狉犻犮犽 , 1993 )在联系“新政”对《结构》予以解读时,先对帕森斯接受
   的新教教育、大学教育直至在海德堡的“博士论文”研究进行了一个简
   要的概述,虽然简单,但已大致勾勒出帕森斯在撰写《结构》前其“心灵
   架构”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点。
       这种探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帕森斯在致力于《结构》研究时,其
   “心灵架构”已大致确立,而《结构》的撰写过程最终明确和巩固了这个
   架构。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就此细致展开。但是,有一点显而易见:即
   帕森斯的这个“心灵架构”完全是美国式的,是在美国文化的浸润中成
   型的。这种特质,不论是在其最早的大学“学期论文”还是此后半个世

    · 2 6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