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29

社会· 2015 · 4

   佛教、汉传佛教,和以巫术和祖先崇拜为特点的仪式体系。 7 此外,他通
   过别人的调查有所涉及并且关注的还有两种,一种即田汝康调查的南
   传上座部佛教,另一种是他的老师史禄国很感兴趣的通古斯萨满。至
   于基督教新教,费孝通在美国研究中已经看到,美国的新教已经彻底伦
   理化。 8 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新教与礼教性质更为接近,而不同于这
   五种宗教。这几种宗教带给费孝通的感受并不一样。
       实际上,不妨可以说费孝通对中国宗教的真正接触是在写作此导
   言之后,在 1943 年与潘光旦应邀去大理讲学并游览鸡足山之时。关于
   这次游历,费孝通写了一篇《鸡足朝山记》,讲述了他们一群汉人知识分
   子在面对佛教名山时如何去理解佛教知识(费孝通, 1999狅 , 60-83 )。
   这本身就是一次礼教与宗教的对话。鸡足山同时是藏传佛教、汉传佛
   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圣地,接纳来自各方的朝圣客,因此其本身堪称
   一座多种知识混杂的熔炉。
       对于这种混合性,费孝通此时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在他同时期的
   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混合性可能意味着对理性秩序的干扰; 9 他对中国


   7. 前两者费孝通在鸡足山有所接触,后一种在他 1950 年参加中央访问团第三分团到贵州工
   作时接触过,他在考察报告中记录了苗族的“吃牯脏”仪式、仡佬族的“跳鼓舞”,认为这些仪式
   是其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的体现(费孝通, 1999犿 : 258-309 )。
   8. 或因心境使然,费孝通对英美新教国家那种现实主义倾向感到不满。在 1945 年出版的
   《初访美国》中,费孝通说美国城市可惜没有了“鬼”的存在,那是缺乏对历史作为永恒不灭的
   存在的敬畏感。他说:“我不太看得惯现在那种只知道此时此刻的人。把此时此刻当作存在
   是虚幻的感觉。我们一举一动中本身就累积着从宇宙原始时起一直进化到现在的整个历史,
   而且这一举一动又就在决定我们无穷继起者的运命。在此时此刻,片断地,抽象地,虚假地来
   估计生活,这生活也必然是单薄,卑劣,至少也是空虚的……”(费孝通, 1999狀 : 298 )
   9. 费孝通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人生应如农作一般有其时序,在什么年纪做什么样
   的事情,符合社会对人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也承认人的自然并不与社会的理性要求完全符
   合,要充分发挥天性,有时候就会与社会秩序起冲突。他列举了几种观点:卢克莱修曾以希腊
   神话中的半人半马怪为比喻,认为两个生死时序不同的东西不能配合;弗洛伊德认为通过潜
   意识(像做梦一样)来释放被压抑的自然;燕卜荪( 犠犻犾犾犻犪犿犈犿 狆 狊狅狀 )认为正如达尔文将草本与
   多年生果树嫁接一样,人生可以容纳多种时序。费孝通觉得前两种都不是令人满意的解答,
   而第三种也许有出路,但是这还需要论证(费孝通, 1999 狆 : 54-59 )。这个文章的意思是说,通
   常我们认为,一种文化提供一种社会秩序的安排,社会秩序往往都是基于理性的要求,但是人
   的自然并不是这一种社会秩序就能够满足的,除了吃喝拉撒之外,他有超越现实的各种想象
   和体验,总是试图逃逸理性的限制。因而如果有一种文化类型不是以社会秩序为目的,那或
   许能够给这种自然以恰当的安置。这两种文化类型(本质上是知识类型)的结合,或许有助于
   健康人格的养成。


    · 1 2 2 ·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