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22

“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


   人换两个桔子,如此前一个人就有了六个香蕉,所得比之前要多(费孝通,
   1999犪 : 529 )。这样的交换当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可见,费孝通未必赞同吴文藻的文化同化政策。自 1938 年《论文
   化表格》发表以后,吴文藻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边政学研究方面(费孝通,
   1999犱 : 380 ),而费孝通则继续做比较社会学,到 20 世纪 40 年代又开始
   对话历史学,做绅士与基层政治经济结构的题目。在吴文藻看来,意识
   形态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但在费孝通看来,不同社会之间的互
   相依赖才是最基本的。他认为战时经济如何维持稳定乃是事关长期抗
   战的基本问题(费孝通, 1999犲 : 473 )。通过对江村和禄村的比较,他看
   到,经济作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一部分,将每个人组成一个嵌套的网
   络,而土地制度的类型则涉及到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再生产方式,决定
   了这个社会关系网络所能延伸的范围与边界。但是这种基于利害关系
   的交往还不足以使乡土社会形成一种带有团结性质的团体(费孝通,
   1999犳 : 463 )。绅士本身已从乡土社会中独立出来,但仍承担着这种团
   体组织的功能,是乡土社会的伦理担纲者;基于这一认知,费孝通逐渐
   聚焦于作为独立阶层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费孝通所理解的国家整
   合,一方面需 要 依 靠 弹 性 的 制 度,另一 方面 依靠知 识 分 子;他 既 不 像
   吴文藻那样基于彻底的国家主义,但也没有放弃制度路径。
       (一)基于知识分化的乡土社会与绅士
       费孝通对乡土工业问题的理论思考借鉴韦伯甚多。他曾就《新教
   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写作长篇书评 5 ,比较路德和加尔文各自的
   出身阶层属性及所处时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等,辨析两人各自宗教改
   革的特点和方向。韦伯所讨论的制度与精神的关系,亦由此成为费孝
   通乡村研究的参照坐标,只不过其中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新教伦理替换
   为乡土工业和新绅士。后来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分别处理过这两个方面
   的问题。
       在《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中,讨论的是乡土工业制度产生的可
   能、推行的方式,以及适应不同社会条件应当采取的类型。江村作为这
   方面比较成熟的例子,得益于费达生、郑辟疆等这一类新绅士的推动。
   费孝通考虑的是,江村的新绅士能够带来一种新的制度尝试,通过制度


   5. 参见:费孝通 .2015.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 . 佚稿 .

                                                          · 1 1 5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