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91
社会· 2015 · 3
和有形的描述,更不用说着力尝试“建构”他们的邪恶属性了。在给他
们匆忙贴上“敌人”的标签之后,作者几乎是敷衍两笔,便连忙以对八路
军胜利的高声讴歌来结束文章。
同样,对于表面敌人和真正敌人进行区别对待的现象也出现在由
当时国家副主席林彪所撰写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20 周年的文章之中。
在这篇单独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抗战纪念专著中,全篇没有提
及日本侵略军的一项战争罪行或暴行,而且除讨论战争性质时使用过
“野蛮”一词外,再没有使用更强烈的词汇来形容抗日战争中这个最直
接也最野蛮的敌人。相比之下,倒是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反动派,
即专著认定的主要敌人,其行径之卑劣,足以把他们永远地钉在历史的
耻辱柱上。这篇专著指出,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之后“背叛革命,杀死了大批共产党人,摧残了所有革命群众组织”(林
彪, 1965 : 21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全国统一战线的紧要关头,国民
党却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林彪, 1965 : 12 );正是蒋介石这个“反
面教员”在 1941 年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实行“突然袭击”,“屠杀”
许多“英勇的革命战士”(林彪, 1965 : 14 )。国民党军队的罪行被明确贴
上“阴谋”“屠杀”这样的标签,显然比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更加不
可饶恕。
相似的符号和编码的等级化同样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几乎无一例
外,这一时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都用浓墨
重彩的笔触详细记载了国民党反动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施的惨无人道的多次大屠杀,其中尤以“四
·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为甚。以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本高中历史课本为例,书中用无产阶级“四史”的经典修辞
悲愤地描述了阶级敌人的残暴无度和血 腥罪 行:“从 1928 年到 1930
年,在国民党屠刀下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七十三万多人。血腥的白色恐
怖笼罩全国,中国人民陷入深重的苦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 : 23 )。
当“大屠杀”这个在修辞等级上达到极致的符号被不厌其烦地反复
运用在针对国民党反动派所进行的泣血控诉中,在南京发生的由日本
侵略者实施的大屠杀却意外地在众多历史课本中缺失,即便短暂提及,
也似乎在文化编码的等级上略逊一筹,因为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南
京大屠杀”作为一个固定历史语汇才首次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并被详细
· 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