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95

社会· 2015 · 3

   正牌真敌人,战争中真正的个体施害者又往往被归类为无辜的战争受
   害者,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战争受害者则被有力地塑造成无所畏惧的抗
   日英雄。这样,本来潜在的抗战创伤主张所必需的所有关键要素都被
   扭曲和摒弃了,矛盾的性质被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到阶级创伤的框架体
   系中。

       九、抗战叙事的浪漫化:受害经历的缺失和弱化

      在毛泽东时代的社会语境中,与阶级敌人几近眩目的邪恶相比,日
   本侵略军的罪行简直黯然失色,而大部分日本士兵因其无产阶级出身
   更被定义为阶级兄弟和受害者,于是,对于抗战中日军所犯下的战争暴
   行和中国受害者的创伤叙事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和阻碍。以
   “南京大屠杀”为例,这个即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中考量也属罕见的对
   无辜平民实施战争暴行的极端案例, 1949 年之后却从共和国最被广泛
   采用的 中 学 历 史 教 科 书 中 悄 然 消 失 达 30 年 之 久 (见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
   犌犪狅 , 2012 ; 犡狌犪狀犱犛 狆 犻犾犾犿犪狀 , 2010 ); 15 而全部有关日军在中国境内犯
   下的战争暴行在这些版本的历史课本中也仅仅被短短的一小段文字一
   笔带过, 16 取而代之的是包括课本、文艺作品、报刊文章等社会文本对
   于抗战叙事所采取的极度浪漫化描述和为凯旋结局赋予的无限重要的

   15. 笔者在一篇论文(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犪狀犱犌犪狅 , 2012 )中梳理了 1949 年之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版的全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发现在 1949 至 1979 三十年间,除了在个别版本的教师用教学
   参考书和一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之外,“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完全没有在历史
   课本中被提及。这种沉默一直保持到 1979 年才最终在一册并没有被广泛采用的初中历史课
   本中被打破。而在小学历史课本中,直到 1992 年才第一次出现了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
   讲解。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作为专用历史语汇一直到 90 年代才真正出现在中学历史课
   本中。这篇文章也同样梳理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纸媒出版物,发现尽管“南京大屠杀”作
   为专有词汇曾经在这些媒介上被多次提及,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之前,它几乎从未被作
   为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单独讨论、叙述、纪念或报道,全部相关报道或论述都被限制在与当
   时时政需求紧密联系的语境之中,比如,某些报道中提及“南京大屠杀”是为了有力谴责国民
   党反动政府在大兵压境之际丢盔卸甲完全置人民于不顾的丑恶行径,有些则是为了揭露帝国
   主义的邪恶本质从而支持当时日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文章指出,这种顾左右
   而言他的公共表述有力地印证了“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其重大意义在毛泽东时代
   公共话语领域被有意淡化和回避的事实。同样可资印证的还有直到 1985 年才建立起来的南
   京大屠杀纪念馆。
   16. 在毛泽东时代出版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几乎只有如
   下一小段描述:“敌人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游击
   区加紧‘蚕食’;在占领区加紧‘清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3 : 68 )。

    · 8 8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