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89
社会· 2015 · 3
的集体重要性受到削弱,也决定了抗日战争中施害者和受害者的符号
识别被模糊化,以避免与阶级路线相左。
六、抗日战争的记忆:公共领域中淡化的纪念
为证实上述观点,一个必须探寻的领域是新中国早期的中国社会
如何在重要的纪念日或场合讲述抗战,而 1965 年作为抗战胜利 20 周
年,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间点。抗战结束已经整整 20 年,人们此
时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发生了哪些事,也有充分的时间把依旧令千百万
人疼痛钻心的创伤感受转变为集体创伤。然而,这种对于伤痛的记忆
和反思却似乎并没有在集体层面出现。对 1965 年出版物的全面考查
显示,建构以抗日战争为基础的集体创伤所必需的任何一个基本要素
均未能出现在公共领域;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召集的官方纪念活动不仅
数量有限,甚至不乏敷衍和心不在焉的意味。
翻阅 1965 年《全国总书目》的结果令人吃惊。除了“政治、社会生
活”以及“军事”两个大类里面分别有两本专著,以及“文学”大类下的
“报告文学”细类有一套四册纪念专辑之外,几乎没有明确用来专门纪
念抗日战争的书籍。这种关注度的缺失在与其他类别出版物的数量进
行对比之后,会显得愈发明显。比如,相形之下,在同一本书目中,代表
“四史”专著的细类“部队史、工厂史、公社史、村史、家史等”共列出 109
个书目,占了整整六页半(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1996 :
127-133 )。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1966 年由人民日报社编辑和出版的《人民
日报社论选辑( 1965 )》,在整整六辑的社论中,没有一篇是专门用于纪
念抗日战争的。《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喉舌,其社论等同于省级政府
和地方群众的政策指南,正因为如此,抗战纪念文章在社论选集中的缺
失就愈发显得非同小可,意味深长。这再次印证了抗日战争在当时的
公共话语中被边缘化的象征地位。
比起心不在焉的纪念和出版,分析研究当时公共领域中出现的有
关抗战的表述似乎更能得出富有成效的结果。下文将论述在这些表述
中普遍存在的三个语义和叙事特征,这些特征在新中国早期描述抗日
战 争 的 大 部 分 文 本 中 均 表 现 得 十 分 显 著:第 一 是 符 号 的 等 级 化
( 狊犲犿犻狅狋犻犮犺犻犲狉犪狉犮犺 狔 ),即 把 对 敌 人 阵 营 的 认 识 划 分 为 “表 面 的 ”
·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