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211

社会· 2015 · 3

   素。从学生来源看,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比例合计为 33% ,这一比
   例在重点大学略高,但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并不显著。
       本文主要采用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职业获得和家庭收入三个变量
   来衡量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我们修正了明瑟( 犕犻狀犮犲狉 , 1974 )推算受
   教育年限的方法(小学 =6 年,初中 =9 年,高中、职高、中专 =12 年,大
   专 =15 年,本科 =16 年,研究生及以上 =19 年)。
       与传统研究不同,在职业获得方面,我们将类别变量转换为连续变
   量,并沿用吴晓刚( 2009 )的方法,首先将调查中父母的职业转换成国际职
   业分层标准( 犐犛犆犗1968 ),再将这些职业标记上国际社会经济指数( 犐犛犈犐 )。
   但与吴晓刚不同,我们没有直接使用父亲的职业变量,而是选取父亲与
   母亲之间更高的一个。 8 同时,我们还控制了一些个体特征变量和高中变
   量。从直观上看,有更多处于较高社会阶层的学生进入北京的高校。值
   得注意的是,进入北京高校的学生的高中成绩普遍较高(超过 50% 的学
   生高三排名在班级前 10% ,这一比例在“ 985 ”院校中达到 74% ),我们需
   要去发现家庭背景有没有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出现学生分层。
       家庭变量的均值在三类院校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前文已经讨论
   过,高考选拔制度可能削弱了家庭的直接影响,但就读更好大学的学生
   显然拥有更好的高考成绩,家庭社会分层对大学入学的影响可能是通
   过成绩间接影响的。
       我们发现,样本中约 70% 的大四学生选择升学, 9 选择市场化部门就
   业的学生比例高于选择非市场化部门的。受数据限制,本文的估计并不
   能进行全国总体的推断,也不能进行 2011 年毕业年级的总体推断, 10 只
   能代表北京市高校学生本科毕业后即就业的群体的情况。
       本文第二个研究问题的关键解释变量是教育质量,与常规研究中使用
   师生比、经费等变量不同,本文采用问卷量表的数据构造了这一变量。在
   问卷调查中,研发团队根据相关学生学业成果评估理论和组织理论,构建


   8. 使用 犐犛犈犐=犕犪狓 ( 犐犛犈犐 _ 犳犪狋犺犲狉 , 犐犛犈犐 _ 犿狅狋犺犲狉 )函数得到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指数。
   9. 根据最近发布的各校 2013 年毕业生就业报告,这一比例与总体情况相当,可以佐证数据
   的随机抽样质量。例如,北 京 大 学 2013 年 毕 业 生 继 续 升 学 比 例 约 为 69% ,清 华 大 学 约 为
   82% ,参见《北京大学 2013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清华大学 2013 年毕业生就业质
   量报告》。
   10. 如果有年级的追踪数据,涵盖继续升学群体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就能推断总体情况。

    · 2 0 4 ·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