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58
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治团体范围等重要问题”,作者认为,这都是“东林遗产的崛起”。另外,
谭嗣同要求废除君权,君民平等,倡导言论自由,以及他对 “立会”的热
衷和最终献身于革命,都是其社会观念的内容之一,充分显示近代中国
学人的社会观有以“群”为基础的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
总之,各种意义的“群学”和“群论”形成了以“群”为基础、根本和目
的的社会观念。其内涵包括:第一,建立在以民权为基础、在个人权利
和群体权利有所平衡的“重群”思想或说“群本”思想,这一思想不同于
西语“ 狊狅犮犻犲狋 狔 ”原意中对个人权利的优先和根本强调,当然也绝非古典
意义上“治众”的群论,而是优先强调“群权”及集体或国家的发展,兼顾
民权和个人权利的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第二,强调以人性的恕、
爱、仁、善、心力等来达成对他人的关照和对新国民的改造,试图达成
“合群”和强国的目的,将人性、个人、群体及国家联系一起,它让“群”学
囊括了从人性之改造到国家之建设的诸多内容;第三,无论是严复的科
学的“群学”,还是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立会的政治意义的“群学”,
都强调社会变革的内容,再加上那些非常具体的政治主张,让近代“群
学”具有充分的政治内涵。最后,“以群为重”而兼及民权和个人权利的
社会现代化思想并没有随着“群”和“群学”等语汇的逐渐消亡而消亡,
而是一直占据着近代思想的核心位置,并延续到后来的思想体系之中。
六、理想国家的构想与诉求:“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二
既然近代学人的社会观念是以“群”为本的变革现实,从而得以实
现国家富强的主张,为何他们不断使用“社会”的用法,而不是只用“群”
表达其观念?“社会”又为何能后来居上并予以取代?“社会”的观念究
竟在怎样的意义上超越了“群”的内涵?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要从近代学
人那些超越“合群保种”、“合群保国”的思想上找寻答案,这就是他们理
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构想与诉求。
首先来看严复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严复是致力于“群学”的首要和
最核心的人物,但他在翻译甄克思的《政治史》时,一改用“群”的习惯,
而是译为《社会通诠》。在此书中,针对甄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三种
类型:草莽社会(图腾)、酋长社会(宗法)和军事社会(现代政治社会),
严复在按语中指出,中国是“宗法居其七,而军国者居其三”(甄克思,
1931 : 18 )。对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强调正说明严复的社会理念在从现
·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