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62

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七、结论

       从“ 狊狅犮犻犲狋 狔 ”的中国之路来看,术语的生成和传播与观念本身的再
   造是同步的,观念的再造又是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一种体现。术语的
   生成与流行绝不仅仅只是一场语言学上的游戏,而是社会现实变化和
   观念变化的一种体现,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和理想重
   建的一种表现。

       “ 狊狅犮犻犲狋 狔 ”译名之路的三个变化阶段恰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化的三个时期: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和西方殖民入侵、甲午战争、大量留
   日学生归来后社会主义和革命思潮的传播。与之相伴随,观念的转变
   在甲午战争后体现得更加明显:救亡图存、团结一致、合群保国、现实变
   革。而这种急迫的社会危机感和紧张感在经历几年沉淀和新观念学说
   的冲击后,开始同传统知识分子的天下意识结盟,从而有“群”和“社会”
   的产生与推进。
       这一过程深切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终极价值的
   追求与关怀。如果说第一个阶段的“会”、“民景”、“国中之民”的翻译体
   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遵守(外国入华者)和坚守(中国知识分子),
   那么“群”的对译将古典用词赋予“合群保种”和“善群强国”的新内涵就
   已经是旧瓶新酒了,反映了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危亡时的努力和呐喊,是
   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应对和拯救,也是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现实变革、承担
   社会责任的体现。在“群”的基础上,“社会”的对译又增加了对理想社
   会和理想国家的期盼和探索,其内涵既是传统士人所熟知的,又是一些
   新学具有的,从而彻底“俘获”了近代学人的心。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类终极前途的关怀体现了近代学人所承
   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在《礼记·礼运》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 兴,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故 户 外 而 不 闭,是 谓 大 同”(杨 天 宇,
   2004 : 265 ),这指出,各为自己不是理想。“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
   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
   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 5 5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