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60

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家理念正是其“无国”理念:“同生地球上,本无所谓国,谁复能此疆尔
   界,糜躯命以保国君之私产,而国遂以无权。国无权,权奚属?学也者,
   权之尾闾而归墟也。”(谭嗣同, 1998犪 : 212 )“以言乎大一统之义,天地
   间不当有国也,更何有于保?”(谭嗣同, 1998犪 : 215 )他认为,治国必须和
   齐家一致,先齐家后治国的封建社会,天下有大宗,诸侯、卿大夫等各为
   小宗,民田受制于上,天下如一家,这样的状态被秦以后的制度摧毁,从
   此家和国不再一致,以至于天下乱。而理想的国应该与家一致,消除一
   切界限。他指出,耶稣所立的天国将各国平等对待,其民也平等视之,
   国界便消失了。立法就应该无损于别国,而不能只考虑有利于本国;创
   教也不能只可行于本国,必须合乎万国的公理,惟此,“始可言仁,言恕,
   言诚,言薭矩,言参天地、赞化育”(谭嗣同, 1998犪 : 219 )。“地球之治也,
   以有天下 而 无 国 也。…… 治 者,有 国 之 义 一;在 宥 者,无 国 之 义 也。
   ……人人能自由,是必无国之民。无国则畛域化,战争息,猜忌绝,权谋
   弃,彼我亡,平等出;且虽有天下,若无天下矣。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
   明,则贫富均。千里万里,一家一人。视其家,逆旅也;视其人,同胞也。
   父无所用其慈,子无所用其孝,兄弟忘其友恭,夫妇忘其倡随”(谭嗣同,
   1998犪 : 235 )。理想的国家就是无国之国,人人得以自由,天下一家,人
   人相同,家家一致,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全部的利益和要求一致,以
   至于一切界限都消失,是一幅无人界、家界、国界、种界的世界主义景
   象。这和康有为的“大同社会”有很强的相似性。也正是这样一个怀抱
   理想蓝图、力图革命的人,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本可逃走,但他选择了坚
   守,为救尚在为官的父亲性命而伪造父亲斥责他的家信后从容赴死。
       梁启超在一些论述中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他的理想社会是“最大
   多数最大幸福”的社会。他认为,社会发展逐渐趋于多数人的幸福是进
   化的必然道路。 16-17 世纪,人民与教会争权利,人民多而教会少; 18
   -19 世纪,平民与贵族争权利,平民多而贵族少;而今劳动者与资本家
   争权利,劳动者是多数,资本家是少数。社会发展到后来,总是要少数
   与多数相让而和谐相处才行。幸福范围越广泛,社会越进步,大同世界
   之中,则是人人幸福的(梁启超语,转引自马勇, 1993犫 : 12-13 )。他也
   因此认为,成立国家的意义在于团结内部人而有利于全人类,“人类全
   体才是‘自我’的极量,……有个国家,才容易把这国家以内一群人的文
   化力聚拢起来,继续起来,增长起来,好加入人类全体助他发展。所以

                                                           · 5 3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