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63
社会· 2015 · 2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杨天宇, 2004 : 266 ),这
是说,如果人人为己,国与国各自独立而不相通,就算用各种制度和法
律努力达成各种关系的和睦相处,也不是真正的大道,最多只能算小康
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近代建立在对个人权利和民族国家的认
同与强调基础上的“ 狊狅犮犻犲狋 狔 ”确实并不是理想,而只是一个过渡。近代
学人在引进新的学说的同时,最终还是指向中国传统思想中那些精髓,
即天下之大道和人类之大同,完成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艾尔曼 .1998.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 犕 ] . 赵刚,译 . 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陈宝良 .1996. 中国的社与会[ 犕 ]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陈树德 .1988. “群学”译名考析[ 犑 ] . 社会学研究( 6 ): 74-78.
陈新华 .2009. 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 犕 ]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陈旭麓 .1984. 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 犑 ] . 近代史研究( 2 ): 161-175.
丁文江、赵丰田 .1983. 梁启超年谱长编[ 犕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丁乙 .1988. 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考[ 犑 ] . 社会学研究( 6 ): 79-90.
方维规 .1999. 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 犑 ] . 史林( 4 ): 69-83.
方毅 .1932. 辞源续编(“午”部)[ 犕 ]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方毅,等,编 .1925. 辞源(丁种 \ “午”部)[ 犕 ] . 上海:商务印书馆 .
冯天瑜 .2003. 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 犑 ] . 江海学刊( 1 ): 22-26.
傅兰雅 .2002. 佐治刍言[ 犕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福武直 .1982. 世界各国社会学概况[ 犕 ] . 虞祖尧、张禄贤,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龚敏,等,编 .1950. 新名词综合大辞典(增订本)[ 犕 ] . 北京:大地书店 .
郭卫东、牛大勇,主编 .2009. 中西融通:严复论集[ 犕 ] .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韩明谟 .1996. 中国社会学一百年[ 犑 ] . 社会科学阵线( 1 ): 1-10.
黄遵宪 .2001. 日本国志[ 犕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惠顿 .2003. 万国公法[ 犕 ] . 丁韪良,译 . 北京:京师同文馆。
金观涛、刘青峰 .2010.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犕 ] . 北京:法律出版社 .
金观涛、刘青峰 .2011. 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
研究[ 犑 ]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 35 ) .
康有为 .1981. 康有为政论集[ 犕 ] . 汤志钧,编 . 北京:中华书局 .
康有为 .1992. 康南海自编年谱 . 楼宇烈,整理 . 北京:中华书局 .
康有为 .2007犪. 康有为全集(第一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犫. 康有为全集(第二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犮. 康有为全集(第三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犱. 康有为全集(第四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犲. 康有为全集(第五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康有为 .2007犳. 康有为全集(第七集)[ 犕 ] . 姜义华、张荣华,校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达 .2007. 现代社会学[ 犕 ]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培林,等 .2001.20 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 犕 ]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李强、马戎,主编 .2008.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犕 ]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梁启超 .1999犪. 梁启超全集(第一册)[ 犕 ] . 北京出版社 .
·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