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237
社会· 2015 · 2
则时,遭到了属于“有人无地”的村民反对。
村民 犣犙犌 ,男, 60 岁,家里共有 13 个人,只有 7 个人分到
了土地,属于“有人无地”的情形。他认为,按照国家土地法律
的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每个人都有获得集体土地收
益的权利,应按现有户籍人口平均分配征地补偿费,按“压谁
补谁”的规则很不公平,我屋(家、家庭)里另外 6 个人作为集
体的成员,为什么不能获得土地补偿费,这理由说不过去。
村民 犣犎犅 ,男, 42 岁,家里 6 个人,有 3 人分得了土地,也
属于“有人无地”的情形。他说道,当时开会讨论是由“少数
人”决定的,我们家在这里属于小散户,没有派代表参加,这里
面的“门道”,“苕”(傻子)都知道,两位村委委员和小组长属于
本小组的人,他们所在家庭属于“有地无人”情况,自然希望采
用“征谁补谁”的规则,那些与大队有关系的屋,同样的面积,
获得的钱凭么子(什么)要比我们多!“公亩”部分的补偿费为
什么不拿出来分!
由于“有人无地”的家庭反对,“征谁补谁”分配原则没有在 犣 村村
民小组执行,不得不制定新的分配规则。 2010 年 4 月,为了防止分配
规则再次遭到抵制,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 犌 开发区派出了更高级别的
政府官员,指导工作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工
作组提出了“征谁补谁”和“平均分配”两种分配方法,并对两种分配规
则做了具体解释。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每个家庭抽出一个代表投票,在
投票过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选择了按户籍人口“平均分配”的方
法。在我国的乡村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
公共产品供给、地方事务解决的决定机制。小组组长 犣犔犌 本以为这个
问题会得到最终解决,但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部分家庭有人口外
迁的情况,户籍已不在本村,但在小组内还有承包地,认为该办法没有
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此外,属于“有地无人”的 45 户家庭先后有组织地
到 犌 开发区、 犈 市、 犎 省信访部门集体上访,这些情况引起了上级政府
的重视,给 犌 开发区政府施加了巨大的行政压力,最终迫使当地村委
会停止了征地补偿费分配。
村民 犣犑犔 ,男, 71 岁,家 里共有 9 人, 8 人 分到 了集体土
地,尽管仍有 1 人没有分得集体土地,但在组里属于“有地无
· 2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