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18
民情反思与士人的社会改造行动
面,科举又无法保证仕之通阶的均平,本该由“取贤”来确保中央和地方
精神统一的政统性只能在这两方面的压制下,扭曲为不断以异途出身
制造私权扩张,在中央是门宦政治,在地方则是酷吏政治:“今日新复州
县,率以军功为令长、监司,其虐甚于豺狼”。在上层权力无法打破的局
面下,适当松动下层取士之法,便于贤才向体制内流动,以此缓和太平
天国期间因滥荐导致流品崩坏、门宦政治坐大的局面,在孙氏看来是稳
健地确保中央与地方政教统一的权宜之策:“今日乡试,或数郡不举一
人,则教化不下逮矣,岂特无以厌其心而已哉!予尝议废乡试,而令学
使者每三年一拔贡,即令会试,以此意也”。 11
其次,永嘉学派所注重的治道,强调士人要在内在人格与外在器物
制作的实践两方面实现统一。士人践行这一治道伦理是在三个方向上
展开的:第一,以气禀扩充出任事之勇,不计较先天才器之粗精,而是秉
于才具,有得一分便使用一分,将“士”之仁义落实到实在行动之上(郑
吉雄: 1994 );第二,士人要在其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中揣摩和把握治
道,即在复杂的政治经验和经历中,维持权宜进退与坚守直道之间的平
衡; 12 第三,士人要能判断民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洞悉世风民隐
之流变。
此外,永嘉学派强调史学是士人践行治道伦理必经的途径。对治
道自然原理的体认无法通过道德感的冥观体认而获得,只能借助学修
智识,不断在经验和历史中检验才能够确证。史学搭建了以“学”锻造
责任人格和以“政”建立至大中正的文明秩序之间的桥梁,同时也弥合
了“变通”与“义命”之间的紧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史学将政治人格、
政治原理与政治实体这三者联系在一起。 13
为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以揣摩情势之变与制仪之理为核心的史
学观在孙衣言的思想中居于如此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孙衣言本人
11. 以上引文均见孙延钊, 2003 : 47-48 。
12. 叶适( 2010犪 : 698 )将此种品质概括为如圣人般的“常心”,即表现为敬天、畏民、敛己的节
欲以及不逆谏、不避难、不居功的责任担当:“以天威不可不敬,以民为不可不畏,以己为不可
不任,以谏为不可逆,患至而不敢避,功成而不敢居,酌天下之心以处其中,如是而已矣”。
13. 这在叶适阐释孔子作为周代史官形象时昭示了此义。在叶适看来,孔子遗留下来能够接
续三代之道的五经正是以“史”的方式为后人所呈现,而看似最为神 秘 玄 奥 的《易》,其 中 的
“象”也是孔子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作的治道指南。叶适甚至提出五经即史,是载治之书,可
见在永嘉学派这里,“史”是通达“道”的途径(黄宗羲, 1996 : 1754 ;叶适, 2010犪 : 694 )。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