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13

社会· 2015 · 2

   作为。事实上,孙氏的这一理想在洪杨戡乱后的第二年( 1866 年),便清
   晰地阐发在他对永嘉学者叶适《长州政事录》一文的注评中:“必县治而
   后天下治,必能治县而后能治天下。今儒者往往鄙薄州县,而国家之用
   州县,又不能不尽出于儒者,则两失之矣”(孙延钊, 2003 : 69 )。
       若要恰切地理解孙氏选择的这条社会重建道路,离不开对他此前
   所参与的文人共同体的知识生活的考察,以及在面对民情经验时,他所
   继承的思想传统激活个人选择意志的那种作用。 4
       (一)“江亭修禊”:孙衣言与道咸文人交往史
       道光十八年到二十年间( 1838-1840 年),孙衣言赴京参加拔贡朝
   考,旅京期间进入了“江亭修禊”这一京城文人圈,并与其中的桐城派走
   得尤为密切,一度对桐城“义法”痴迷,以至于日后将这一理论也融汇到
   家学学规的创建中。 5
       “江亭修禊”是道光九年( 1829 年)由徐宝善和黄爵滋共同发起的
   诗社,主要成员为中下层京官以及他们招集的大批朝考士子,道光九年
   到二十年间( 1829-1840 年),曾多次举行“江亭饯春”等文人雅集活
   动,其中尤以道光十六年( 1836 年)三月的“江亭展禊”最为盛大。
       “ 修禊”是 19 世纪广泛存在的以语言政治为表征的文人结社形式,
   通过诗社活动,文人以诗赋创作、书画赏玩等文艺旨趣来表达学术见
   解、政治志向乃至推动政治批判和政治参与(艾尔曼, 1998 : 219-220 )。
   “ 江亭修禊”即是这样一个诗社联盟。作为嘉庆十九年( 1814 年)成立
   的宣南诗社的延续,在鸦片战争前夕,“江亭修禊”已经逐步成为主战的
   清议群体的阵营,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林则徐本人也参加了这一诗会。
   道光十三年( 1843 年),原 “江 亭 修 禊”的 部 分 成 员 开 始 成 立 “顾 祠 修
   禊”,推动了倒穆彰阿党的清议行动。参加“江亭修禊”的有桐城派文人
   陈用光、朱琦、梅曾亮、管同、张际亮,常州今文学派如宋翔凤、魏源、龚
   自珍,汉学家如陈庆镛,扬州学派汪中之子汪喜孙。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 1843 年成立“顾祠修禊”的时候,这批文人与穆彰阿的政敌祁轠藻

   4. 这种考察即研究“社会进程影响知识进程”的过程。在曼海姆( 2000 : 273 )看来,知识社会学
   不同于思想史方法的新角度在于,“对一个问题的每一种陈述,只有通过涉及这个问题的人类先
   前的实际经验才有可能”,此外,“当从众多的数据中做选择时,便涉及认知者的意志行为”。
   5. 蔡克骄( 2002 )在对孙衣言思想的研究中将其归为永嘉学派发展的第三期,却未看到近代
   永嘉学复兴在思想源流上的复杂性。


    · 6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