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22

民情反思与士人的社会改造行动


   消遣散漫,而要就一类题材专攻不舍,慎重落笔,反复修改,使习文和作
   文的境界达到就像设身于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
   熟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梁, 1940 :
   18 )。因此,这是用森严的文网来使人藏才敛气,不轻发政论(吴孟复,
   2001 : 203-204 )。
       在经史方面,除了规定迁史、班史、范史、欧史等书目外,孙氏也吸
   收了汉学之长,强调训诂考证在治史方法上的重要性:“《史》《汉》各表,
   吾乡人往往不能寓目,然具有精意,且可为考证,不宜忽也”。对考据学
   的重视也特别体现在孙衣言之子孙诒让的治学路径上。孙诒让所作的
   《周礼正义》虽然在主体精神上反映了永嘉学特重周制,但在研究方法
   上则将训诂推向了极致。应该指出的是,当前史的意识也贯穿在孙氏
   家学精神中,如特重前朝史和乱史研究,如《明史》和《五代史》均被列入
   书目,《明史》“以其时代相近,有资考镜”。 17 此外,孙衣言胞弟孙锵鸣在
   讲学龙门书院时,更以力倡西学翻译而表现了这种当前史意识的开放
   性。宋恕《外舅孙止庵师学行略述》一文称,锵鸣“虽于专课八股试贴之
   书院亦必诱诸生以实学,而其创置局译西籍于龙门也,尤为他贤掌教所
   不敢者”(宋恕, 1993 : 323-324 )。
       需要指出的是,孙氏家学教育仍然以通过科举输送人才为目标。
   事实上,强调桐城派古文辞的研究本身就蕴含着这一深意,因为桐城文
   体是由时文习古文最便利的途径,既保证了义理上尊崇理学的正统性,
   同时又以风格和雅醇洁提升了时文的神意气象。以功业提携后学,并
   为富家望族示范以学成俗,将在小氏族中弥散的意气重新固摄于宗族
   和政治体制内,在孙氏看来,这是以复兴南宋温州学术盛懿为志业,来
   改善战后地方社会习俗风尚、恢复政教一统的良法。 18
       孙氏家学的成就蔚然可观。从地方教育来看,孙衣言本人开明地


   17. 以上引文均出孙衣言, 2012犫 : 23 。
   18. “思自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无不因乎学术,至于一州一邑其人心之邪正,风俗之厚薄,人
   材之众寡,莫不于学术见之。然则学术者,乡邦之大事也”;“以师授讲学、自立门户,而其功业
   气节之盛,皆卓然无愧于孔孟之徒。盖学术之正,其效见于人心风俗,而蔚为人才者又如此,
   此圣人之经所以为有用也”(孙衣言, 2005 : 1 );“尤望各邑富家大族依仿我约,推广行之。但得
   一县之中有学社十余所,一社之中有好学能文者十余人,三五年后登科第,取仕宦,建业立名,
   联翩接踵,岂不可喜”(孙衣言, 2012犫 : 26 )。


                                                           · 1 5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