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24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最后也是最为要紧的是,陈寅恪的历史研究着重选择了魏晋隋唐
的时代,汪荣祖( 2005 )说 的 好,“不古 不今 之学”的 真义恰 是“中古 之
学”。但汪荣祖只说对了一半,陈寅恪治中古史的原因,并不是不愿在
古史上与人一争高下,也不是因家族避讳而不专近世史,实为中古史有
着胡汉杂糅、各教混融、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局面。汉末以来政治上
的政统不举以及外族政权的取得,都使得中国历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变局。中古史的这种“不古不今”的形态,不再像传统的封建制那样依
宗法制度来确立家国秩序,而是塑造了以士风和民情为核心的历史构
成的逻辑,如陈寅恪( 1992 : 510-511 )所说:“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
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三教之学
士,讲论于殿庭,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
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是
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陈寅恪( 2001犪 : 85 )又说:“道德标准社会风
习纷乱变易之时,士大夫阶层之人,有贤不肖巧拙之分,其贤者拙者,常
感痛苦,因其不善适应标准与习俗之变易之故也。”在制度剧变之际,社
会风习的转换及随之而来道德情感的变易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塑造
未来历史的肌理与机制。由此,陈寅恪的治史方法很类似于孟德斯鸠
所讲的情感上的民情逻辑,即制度常以风俗为本原,社会常以情感做支
持。而且,陈寅恪借古验今,颇能表明他对近世现代变迁的判断,如他
在《天师道与海滨地域之关系》一文的结尾处所说:“……见吾国政治革
命,其兴起之时往往杂有宗教神秘性质,虽至今日,尚未能尽脱此历史
之惯例。好学深思之士当能心知其意也。”(陈寅恪, 1992 : 189 )
要验风俗,理民情,辨析各教形成的人文地理要素,考察士人生活
的观念和方式,就得有历史研究的“总汇贯通之法”:既通过广搜群籍
“修丛目”,又通过比较取舍“修长编”,再“考证是非,解释矛盾疑滞,互
相参证”。还历史风貌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历史研究亦好比现实的经验
研究,仅凭单一的研究材料,不研求人文地理,汇集各方资料,进而相互
比对,进行互证、参证和补证,就无法把握变迁中的总体经验事实,无法
找到滋育制度与人心的民情土壤,也无从知道历史于现实中转换而来
的变化契机。因此,若要认识时代之变局,就必须通理政治、宗教、民族
和文化 相 互 共 融 的 历 史 过 程,并 施 以 “了 解 之 同 情”(参 见 王 永 兴,
·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