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26
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时,虽能辅成宇文氏之霸业,而其创制终为后王所捐弃,或仅名存而
实亡”(陈寅恪, 2001犫 : 20 )。北周仅用汉文化的礼制做点缀装饰,强行
将其与鲜卑文化相混糅,“袭魏天兴旧制,虽加雕饰,仍不合华夏文化正
式系统也”(陈寅恪, 2001犫 : 60 )。
“寅恪尝论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这里的制度史研
究,更偏重于文化史和风俗史的路数;而此间民族问题的讨论,意在以
“文”为“化”的意义上,说明仅有制度上的安排和移植,没有风俗之“文”
化,胡汉两分,一个王朝便无法维持长久。同样,胡汉之间不能有效结
合成为一个实力集团,中古时期也不会确立一个统一的政治结构。在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系统考证了李唐姓氏的来源和改易过程,
指出唐代的开国帝君初本是华夏血统,后与胡夷混杂,李!妻独孤氏、
李渊妻窦氏、李世民妻长孙氏,都是胡族。陈寅恪( 2001犫 : 196 )指出,
“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
有唐一代之官书,其记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
尽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此一修饰的目的,“以附会李重耳之由北向
南,又由南归北耶”(陈寅恪, 2001犫 : 188 )。不过,中古史中改易姓氏的做
法,确是胡汉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常态,“世系改易之历程,实不限
于李唐皇室一族,凡多数北朝、隋唐统治阶级之家,亦莫如是”(陈寅恪
2001犫 : 197 )。这说明,连世家大族都不惟血统论,宇文泰、李唐皆如此,足
见中古之风俗流变的程度。
在政治上,陈寅恪认为,自唐初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将相大臣“融合
胡汉文武为一体”,都来自一个庞大的关陇集团。只有到了武则天时代
实行士科取士,关陇集团垄断朝政的局面遂告崩坏。李唐建国,离不开
一个基本的结构条件:宇文泰此前融冶关陇地区胡汉民族中的文武将
才,而后隋唐承继和扩充了这份遗产,皇室及佐命功臣几乎全部出自关
中陇西地区。李氏家族位居核心,各族将相汇集,为皇室视作同类之
人,形成紧密的胡汉一体格局。他们在“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
族之要道”(陈寅恪, 2001犫 : 198 ),在价值取向上,着力淡化山东人的地
位,确立新的宗室世系,衍撰李渊先世为陇西名门李詗,四世祖李重耳
因西凉国亡奔宋的前世故事,旨在将关中地区确立为历史上汉化发源
之地,将胡汉融合地区确立为精神正统。因此,唐代建制之初,种族问
题的解决是一切之根本,陈寅恪( 2001犫 : 202 )所说“武周之代李唐,不仅
· 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