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224

偏见的生成与消解


   其明显,例如外来移民如果说东道国的语言有时会被本国其他移民视
   为一种背叛。
       对于法律,奥尔波特一方面承认,法律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化主体
   会对态度产生深远影响,当现实社会充斥着各种偏见的表现时,大部分
   人不会主动改变自身的观念态度,但是一旦现实在法律的规制下发生
   了改变,人们也会受到既成事实的影响,受到新规范的再教育。另一方
   面,奥尔波特( 犃犾犾 狆 狅狉狋 , 1954犪 : 437 )也看到,法律对于偏见的降低只有
   间接影响,法律不能够强制思想或灌输包容,它只能够控制不包容心理
   的公开表达(言语或行为)。
       但是,近来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外显行为最终会作用于个体内
   在的思维习惯和感受。因此,法律可以被看做是降低偏见(包括公开的
   歧视,也包括私下的偏见)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私下的偏见可能要在
   法律实施很长一段时间后方能见效。
       (二)接触假设
       通过社 会 干 预 降 低 偏 见 具 有 广 阔 的 前 景。 奥 尔 波 特 ( 犃犾犾 狆 狅狉狋 ,
   1954犪 : 445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描述了一些社会干预策略,包括正
   式教育项目、联谊项目、群体再教育项目等。奥尔波特指出,只是致力
   于改变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够的,它必须伴随着社会中机构和制度
   的改变,尤其是那些导致收入、教育、权力和医疗不平等的因素的改变。
       在奥尔波特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所有讨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
   的有效降低偏见的策略———接触假设( 犮狅狀狋犪犮狋犺 狔狆 狅狋犺犲狊犻狊 )。当今许多
   改善群际关系的项目都是由奥尔波特时代的项目发展而来的,而其中
   绝大部分是在努力实践奥尔波特在接触假设中所设定的条件。甚至有
   学者认为,《偏见的本质》一书之所以到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
   源于其在接触假设中所展现出的洞见。
       1. 接触假设的核心主题
       奥尔波特的贡献并不局限在学术领域,他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同样
   深远,有关学校和居住方面的公共政策至今仍要参照他提出的接触假
   设。接触假设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观点之一( 犅狉犲狑犲狉
   犪狀犱犅狉狅狑狀 , 1998 ),是“心理学领域最有效的改善群际关系的策略之
   一”( 犇狅狏犻犱犻狅 , 犲狋犪犾. , 2003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探讨“接触”在偏

                                                          · 2 1 7 ·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