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74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
经验的、实然逻辑的、归纳性的社会科学视角。早在 40 年前,弗里德曼
( 犉狉犲犲犱犿犪狀 , 1974 : 41 )就告诫说:“中国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公民
宗教……其基础是一种社会和宇宙的互相渗透,一种终究不允许宗教
与世俗分离的权威概念。凯撒即教皇,或曰凯撒教皇。”而秉承市场模
式的学者往往用无神论解释中国宗教景观,这显然无法解释 1949 年以
前的同类现象。宗教市场理论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宗教复兴的
解释,假设了一个前社会主义的、相对自由的宗教市场,这与“传统的发
明”路径所面对的困境一样,反映了研究者对“宗教”范畴在中国的创制
和困境反思不足。
第三,认为国家强力规范宗教会导致“黑市”增长、“红市”萎缩,实
际上预设了从宗教到迷信的连续统,并将“黑市”中的宗教活动视为类
似“异端”的活动,假定人人都易于受到非“正统”信仰的超自然力量的
蛊惑。这无法解释迄今为止仍不具备合法地位却广泛流行于中国农村
社会的所谓“大众宗教”( 狅狌犾犪狉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的现象。把大众宗教实践者
狆狆
纳入“灰市”甚至“黑市”,让人联想起“没听到福音就容易堕入偶像崇
拜”的基督教世界观,如 杨 凤 岗( 2012 )坚持“宗教”和“巫 术”的 二分,
感叹当代中国的宗 教 复 兴 是 “宗 教 不 彰,巫 术 盛 行”。 实 际 上,即 使
“红市”变成“自由市场”,大众宗教按照现 行法 律仍然 只能被 排除 在
“红市”之外。范彼德( 犞犪狀犇犲狉犞犲犲狉 , 2012 )尖锐地 指出,宗教 市场理
论将理性选择定义得 过 于狭 隘,忽视 了南 亚和中 国社 会中市 场 和货
币本身的超越性。
第四,尽管持市场理 论 的学 者明 白国 家完全 退出 宗 教 市 场 是 不
可能的,但仍视其为最好的状态,这与新自由主义某些流派对市场经
济的建构如出一辙。但是,就像纯粹自由竞争状态下的市场中,真正
获益者一般都是跨国 财 团而 不是 小 作坊 一样,在国 家干预最 小化的
宗教市场中,获益者无 疑 将是 以传教 为第 一要 务且财 力雄厚 的 基督
教各教 派。余 国 藩 ( 犢狌 , 2012 )在 评 论 杨 凤 岗 的 近 作 《宗 教 在 中 国》
( 犚犲犾犻 犵 犻狅狀犻狀犆犺犻狀犪 )时指出,将宗教视为经济,用三色 市场解 释新中
国的宗教现象,不 见 得 比 马 克 思 的“宗 教 是 精 神 鸦 片”的 论 断 高 明。
马克思至少用鸦片形容出宗教可能给人造成的生理依赖。如果将宗
教定义为“有关 生 命 与 世 界 的 统 一 的 信 仰 和 实 践 体 系,与 超 自 然 有
,
关,它 将 信 徒 结 成 一 个 基 于 道 德 共 同 体 的 社 会 组 织”( 犢犪狀 犵 2012 :
· 1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