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28

行政发包制


   控制。如果议会控制失效,最后的防护栏将是政府的有限责任或政府
   更替。而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威权体制,在应对统治风险方面(如债务风
   险)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除了受制于上
   级政府以外,横向的制约和监督力量相对弱小,这样容易导致统治风险
   的发生(如债务风险、暴力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和上访)(曹正汉等,
   2013 );第二,任何层级政府的问题和隐患如果处理不好,都有可能演化
   成为中央政府的问题和隐患,中央政府会成为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以
   及统治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所以,与西方成熟的民主政体相比,集权政
   体的最高统治者对于各种潜在的统治风险非常敏感,许多中央层面的
   严密管制都是针对统治风险的控制而设计的。
       从公共服务的供给角度看,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因素包括两类:一
   是财政或预算成本,提供公共服务耗费人力和物质投入等相关成本,需
   要由财政或预算投入支付,而这些投入又取决于征税和收费的成本,这
   是发包人和承包人都必须面对的财政和预算约束;二是发包人监督和
   协调承包人(代理人)的成本,即代理人成本,这方面的成本与政府治理
   的疆域大小、层级多少和代理人的数量直接相关。
       这里要特别强调发包人所面临的财政约束,它是在通常的委托代理
   理论或政府治理理论中涉及较少的方面。 23 中央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是
   导致发包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而财政约束更多是与国家税收征收
   能力相关。在古代,“王政不下县”的约束之一是国家对农业剩余汲取能
   力有限,无法支持一个庞大的官僚组织。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中央
   引入财政包干制也是与当时中央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有很大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公共服务所面临的质量压力、统治风险与治理成本
   (财政约束和行政监督成本)之间在威权体制下是一对矛盾,会按照相
   反方向变化。 24 委托人采用行政发包制而非科层制,可以减少国家治理
   的财政成本和行政监督成本,但因为赋予了承包人一定的决策权和相
   当的自由裁量权,又容易导致质量压力和统治风险的上升。因此,委托
   人在决定是否内部发包和发包范围时面临一个基本的权衡,即公共事

   23. 经济学契约理论从效率角度出发,一般都假定委托人在合同设计时没有流动性(资金)约束。
   24. 公共服务的质量压力、统治风险与治理成本之间的基本权衡和所依赖的政治制度密不可
   分,在民主体制下,地方自治即降低了中央层面的监督成本,同时又增加了公众对地方政府的
   监督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 2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