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158
价值的科学
价值观念不可避免的变迁,不能将构思完全确定的历史概念作为一般
目标”,“概念的形成依赖于问题如何构建,反过来,这种构建又随文化
自身的实质而变化。在文化科学中,概念和概念内容之间的关系包含
着任何这样一种综合的暂时性”。但也正因为这样一种暂时性,“有一
些科学命定是要永葆青春的,所有的历史学科都是这样,川流不息的文
化之河使之不断地面对新的问题”。因此,“社会科学领域里影响最广
泛的进步,就其实质而言,是与实践文化问题的变动密切相关的,并采
取了概念批判的形式”(韦伯, 1999 : 36-38 ; 犠犲犫犲狉 , 2012 : 133-135 )。
面对社会科学没有止境的“进步”,学者在心中会感觉失落,其实是想要
在自己手中把握世界终极意义的结果。这种无法在学术上“享尽天年”
的必然处境,是现代学者必须面对的命运。只有放弃这种理性的野心,
才能克服因它而带来的焦虑。如果学者能够立足自己所处的时代,满
足于用切实的思考来回答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做到了“去做我
们的工作,承 担 应 付 ‘当 下 的 要 求’”(韦 伯, 2004犪 : 191 ; 犠犲犫犲狉 , 2012 :
353 )。
四、价值阐释与价值关联
不过,“日常的工作和当下的要求”决不意味着研究者自说自话、闭
门造车。研究者需要从自己的价值观念出发,从经验材料中做出选择
并进行构造。但如果一味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样无法看到自己面
对的那些历史和经验蕴含的真正的价值。以中国人的天文学观念为
例,学者若一味坚持自己信奉的现代科学的正确性,可能认为其根本毫
无价值。一位信奉民主的学者,也可能将部落社会的某种议事规程误
读为“民主”。这时,虽然研究者不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去判定“对”与
“错”,但他固有的价值观念仍然可能遮蔽或使他误判文化现象中的价值。
在韦伯看来,理想类型作为研究者主观构建的性质,决不意味着历
史个体独特的“质”和“特性”只是虚构。作为对象的历史个体本身,借
助研究者主体的思维才能得到把握,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研究者无中生
有的创造。文化现象自身的个体性是现实存在的:“社会科学的兴趣,
无疑最初聚焦于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那些真实的(也就是说,个体的)社
会和文化生活的形态( 犮狅狀犳犻 犵 狌狉犪狋犻狅狀 )。”(韦伯, 1999 : 16 ; 犠犲犫犲狉 , 2012 : 115 )
虽然理想类型“通过单方面地提高一个或许多观点、通过把散乱和不明
· 1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