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社会》2014年第4期
P. 64
世界工厂的“中国特色”
似的情况。 7 地方政府以促进就业、实习、扶贫等名义,投入大量的公共
资源,其目的不过是配合招商引资,为富士康的投资落户提供大量廉价
的劳动力供应。
另一做法就是地方政府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迫使职校、技校学生以
实习为名进入企业打工,使其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仍以富士康为
例,在用工短缺的情况下,无论是富士康还是地方政府,都不约而同地
将目光投向职业学校,因为那里有数量可观、年轻廉价的劳动力聚集。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职业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系统,更加有利于政府用
行政命令的方式将招工指标下达至学校并要求其完成。对于职业学校
来说,他们一方面通过向富士康输送学生工而获得不菲的财政补贴和
奖励,同时也完成了就业指标,兑现了就业承诺。而作为职业技术学校
的学生,则基本上必须服从学校的安排,因为他们是以“实习”的名义被
送进工厂的,而实习是教学内容的规定组成部分,尽管这里所谓的实习
与他们所学专业经常毫无关系,也无益于他们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2010 年,调研组在深圳、昆山、太原、武汉的调查发现,富士康的生产车
间在大量使用学生工。 2010 年暑假期间,约有 10 万名在校学生被派
往深圳富士康实习;同一时间,昆山富士康的学生实习工约为 10000
人,约占整个厂区员工数的 1 / 6 ;在重庆, 119 家职业学校承诺将学生派
往富士康实习。一些被迫参加实习的学生指出,职业学校已沦为职业
中介,而地方政府亦成其幕后推手。这一方面极大降低了富士康的招
募、管理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其弹性化的用工需求,职业学
校亦从中牟利,而学生们却将本应用来学习的时间和体力、青春消耗在
一条条流水线上。 8
政府作为推手帮助企业招工,其弊端显而易见:其一,公共资源被
滥用。为一些特定的企业服务,这不仅损害了纳税人的权利,也不利于
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二,政府将企业招工这一经济行为行政化,助
7. 参见:“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组 .2010. “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 研 总 报 告 . 网 址:
犺狋狋 狆 :// 犻狋.狊狅犺狌.犮狅犿 / 20101009 / 狀275489839.狊犺狋犿犾 ;“两 岸 三 地”高 校 富 士 康 调 研 组 .2012.
2012 年 度 “两 岸 三 地 ”高 校 富 士 康 调 研 报 告 . 网 址: 犺狋狋 狆 :// 狉狅犾犾.狊狅犺狌.犮狅犿 / 20120406 /
狀339934671.狊犺狋犿犾 。
8. 参见:“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组 .2010. “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 研 总 报 告 . 网 址:
犺狋狋 狆 :// 犻狋.狊狅犺狌.犮狅犿 / 20101009 / 狀275489839.狊犺狋犿犾 。
·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