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89
社会· 2014 · 2
病院的批判上,而是更进一步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是一位真正将其理念
付诸行动的人。为解放被收容者,他开始寻找消解传统精神病院这一暴力
机构的有效替代物,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患者权益的机构,以达到让他们接
受良好的社会服务的目的。
解放被收容者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巴氏的实践以开放精神病院、导
入 “团 体 精 神 疗 法 ”,形 成 “治 疗 共 同 体 ”( 犆狅犿狌狀犻狋犪狋犲狉犪 狆 犲狌狋犻犮犪 :
犜犺犲狉犪 狆 犲狌狋犻犮犮狅犿犿狌狀犻狋 狔 )为发端。 1961 年,他在意大利哥里加市公立
精神病院组建了一个工作团队,首先使这家拥有约 800 张床位、 500 多
位患者的封闭设施逐步开放化。通过强化护理服务,解除患者的人身
控制,使精神病人能在设施内自由活动来实现开放的第一步。对于院
内治疗,他借鉴了英国麦克斯韦·琼斯的团体疗法。 10 巴氏本人也曾多
次对琼斯进行访问,探讨治疗共同体的临床模式。治疗共同体将精神
病院视为社区,打破了院方职员和患者的单向沟通模式及长期以来形
成的阶层秩序,追求的是通过全体人员的会议、细致的讨论,形成全员
认可的架构。除了院内大小事务的决定权之外,当发生问题时,也是通
过包括患者在内的全体人员集体讨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合理方式。
这一全员参与的“治疗共同体”显然不同于主要由患者组成的 犌犐犃 等
自治组织。巴氏十分重视“集体讨论”( 犪狊狊犲犿犫犾犲犪 )的功能,在讨论中甚
至允许怒发冲冠、唉声叹气等情绪表现,只要能形成各种改善性的提
案。随着各类提案的落实,在这家精神病院里甚至出现了住院者经营
的美容理发店和餐厅( 犕狅狊犺犲狉犪狀犱犅狌狉狋犻 , 1989 )。
随着“治疗共同体”逐渐形成,从 1964 年起,巴氏开始摸索超越治
疗共同体的可能性。巴氏最为重视的是个人受压制时通常表现出的
“攻击性”能力。然而,在他看来,可悲的是,当“患者”长时间被精神病
院收容,反而导致了他们逐渐对这一“被否定的机构”变得更加感恩戴
德,不愿离开,“攻击性”也完全丧失了。因此,巴氏主张:
为了拒绝那些造就感恩奴隶的避难所,个人的攻击性是最
为重要的。就我们所探求的精神科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而言,就确
立这一充满张力的相互关系而言,恰恰是攻击性才是不可或缺的
10. 英国在二战期间就由梅恩( 犕犪犻狀 )创立了“治疗共同体”,战后由麦克斯韦·琼斯发展为团
体疗法的模式,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二战中有过残酷战争体验的老兵恢复社会适应能力的治
疗中( 犑狅狀犲狊 , 1952 )。
·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