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84
“反精神医学”的谱系:精神卫生公共性的历史及其启示
去,精神医生与患者也应当回归到这一契约关系上,只有一对一的治疗
关系的建立才有可能防止社会偏见的发生,才能保障患者的个人自由
意志和自我决定权。
继承了萨斯“治疗国家”理念的凯特瑞则进一步发出警告。他认为,随
着治疗国家的发展,受到法律程序制约的越轨控制会逐渐超越原有法律所
限定的范围,可能对个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侵害。不过,与萨斯所不同的是,
凯特瑞( 犓犻狋狋狉犻犲 , 1971 )肯定治疗国家有着“人道主义”的一面,主张虽需要存
在“扬长避短的治疗机构”,但更重要的是在强调当国家介入精神治疗及福
利领域之时,有必要完善并遵守维护个人权利的法律程序。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肯尼迪发表有关“精神疾病与智力障碍的总统
咨文” 5 之后,精神保健的社区化在美国开始兴起。在宏观层面,萨斯、凯
特瑞等人基于自由主义立场批判公共精神医疗制度的矛头直指社会福
利制度,成为精神障碍者维权运动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伴随着上世纪 60
年代初至 70 年代中期掀起的保障精神障碍者权益的社会运动,最终促
成了对“强制入院”的程序形成严格的法律规定。在当时美国的加利福
尼亚州,与社区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时间在公共
精神医疗方面形成了要“机构”还是“社区”的争论。这一争论不久便发
展成为维持“强制入院”还是强调“自由治疗”之间的对立。而与后者紧
密联系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则得到了加州市民的广泛支持,促成了“ 犔犘犛
法案”( 犔犪狀狋犲狉犿犪狀犘犲狋狉犻狊犛犺狅狉狋犃犮狋 )的成立。该法案对“强制入院”作出
了极其严格的限制,考虑到当时加利福尼亚州几家州立精神病院的大多
数住院者均是强制入院的患者,这一法案的实施实质上宣告了对这些精
神病院的废除,加州公立精神病院在此法实施的第三年,病床数减半的
目标就几乎完全实现了( 犆犪犿犲狉狅狀 , 1978 : 551-554 )。
三、“反精神医学”的草根组织与“去机构化”
探讨“反精神医学”的谱系,自然不能忽略欧洲大陆。概括而言,“反精
神医学”在法国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其堪称“重返弗洛伊德”的
5. 该咨文中提出的目标包括,在此后 10 年间使全美 50% 的精神障碍者出院,并将大力兴建
社区精神卫生中心( 犆犎犕犆 : 犆狅犿犿狌狀犻狋 狔犕犲狀狋犪犾犎犲犪犾狋犺犆犲狀狋犲狉 ),以代替传统的精神病院。
· 7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