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92
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
回收有效问卷 1181 份,有效回收率为 90.8% 。本文所使用样本基本情
况见表 1 。
表 1 :“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样本情况描述( 犖=1181 )
变量 取值 编码 频次 比例( % )
性别 女 0 640 54.2
男 1 541 45.8
年龄 [ 18 , 65 ]周岁 平均值: 45.1 岁,标准差: 13.1 岁
出生地 农村 0 188 15.9
城镇 1 993 84.1
大学教育获得 未接受过大学教育 0 762 64.5
接受过大学教育 1 419 35.5
个人教育期望 无 0 286 25.2
有 1 847 74.8
父辈教育期望 无 0 388 34.4
有 1 739 65.6
父辈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 487 43.7
初中 2 284 25.5
高中及同等学历 3 211 18.9
大学专科及以上 4 133 11.9
父辈职业地位 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 1 145 12.6
一般办事人员 2 205 17.8
一般技术工人与监管者 3 309 26.8
体力工人 4 363 31.5
农业劳动者 5 129 11.2
注:部分样本之和不足 1181 是因为剔除了缺失值。
(四)分析模型
本文所分析的两个因变量(个人教育期望和大学教育获得)均为二
分变量,故采用 犅犻狀犪狉 狔犔狅 犵 犻狊狋犻犮 回归模型来分析。以大学教育获得为
例,其估计模型为:
( )
ex p犫 0 +犫 1犡 1 +犫 2犡 2 + … +犫 犻 犡 犻
狆 ^ =
(
1+ex p犫 0 +犫 1犡 1 +犫 2犡 2 + … +犫 犻 犡 犻 )
狆
、 、……、 犡 犻
其中, ^表示获得大学教育的概率, 犡 1 犡 2 分别表示相关控制
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系数表示 犫 犻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 犡 犻
( )倍。
每改变一个单位,获得大学教育的优势比将会平均改变 犲狓 狆犫 犻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个人大学教育期望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教育期望是人们在获得大学教育之前,对将来能否上大学的
· 1 8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