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9

社会· 2014 · 1


       四、对几个问题的回应

       基于以上讨论,笔者在此想顺便回应一下目前有关信任研究中几
   个颇为重要的观点或理论问题。
       第一,关于中国人“人性本善”的普遍认知与对他人低信任度的矛
   盾问题。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许多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在问卷调查
   中表现出了对“人性本善”的高度认知,也就是普遍认同人有善意的倾
   向。对此,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同中国人的低信任之间是矛盾的(王雪
   飞、山岸俊男, 2003 : 179 )。如此判断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框架,即如果大
   多数个体相信人性普遍存在着善意,那么社会的信任度就高,防范度就
   低;反之,如果人性被普遍看作有恶的倾向,那么社会的信任度就低,防
   范度就高。这点看起来在逻辑上没有问题。由此可以根据民众对人性
   的不同假定,判断社会信任的有无或高低。即使我们单靠这一假设区
   分不了复杂的信任问题,还需要更多方面的测量,但起码善意与信任,
   恶意与不信任之间应该保持一致。可是,对中国人的大量调查结果显
   示,中国人既倾向于人性是善的,又认为不能轻信他人。这种不一致在
   上述的逻辑框架中显然是讲不通的,可中国人自己并不觉得矛盾。那
   么,究竟应该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
       我们知道,人性本善是儒家最重要的人性假设,对中国人的影响很
   大。但这里所谓的“善”有一系列需要处理的问题:( 1 )作为善而体现的
   仁,是儒家重点讨论的概念。可研究发现,仁是情境主义的,不是一成
   不变的(安乐哲, 2005 : 111 )。不同的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
   一样。情形不同,语境不同,问法不同,学生不同,所答的“仁”的含义也
   就不同。另外,善意充其量是人的动机,中国人都认为“好心可以办坏
   事”,那就等于说善意可以导致恶果。这不是简单的逻辑问题,是经验
   和事实的问题。由此可见,同意性善不意味着要同行动保持一致。( 2 )
   人性本善,有一个“本”字,本可以做“根本”讲,也可以做“本来”讲。做
   根本讲,其意思是无论怎么说人性都是善的;做本来讲,意思是人性本
   来是善的,后来可以不是。比如《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意指
   人可以学坏,但学坏的人,本性还是善的,所以人需要教育,使其改邪归
   正。如果人性本恶了,那就归不了正了。所以善意恶习并不矛盾。( 3 )
   善从来不是一视同仁的,是有等差的。一个人对自己家人善,不能推出

    · 1 2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