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68
变迁中的基层治理资源及其治理绩效
我们这个时候做工作,该马虎就马虎一点了。你这块地不是
瘦吗?不是容易旱或涝吗?丈量的时候我就手松一些。一亩
地我就量出个六七分来,这样当事人心里也就没有意见了。
(访谈记录 犎犆犎犇犣犡犌0908 )
在田块面积的测量过程中,对于土地质量较差、易旱易涝的土地,
村组干部在测量时总是有意识地将其测得小于实际面积;对于无法及
时补给土地的家户或贫困家庭,村组干部也会仁义地将面积测小,作为
补偿和帮扶。不仅如此,村组干部在土地丈量或调整时,总是倾向于对
平时支持其工作或关系较好的村民予以关照,在测量土地时有意缩小面
积。这亦印证了戴慕珍所指出的庇护关系的存在。在此过程中,通过
“黑化”土地来实现对配合其工作的“积极分子”的奖励与回报成为村组
干部的一种治理手段。此外,它还被广泛运用于社区内其他成员身上,
特别是“大社员” 7 身上。村组干部为了谋求“大社员”的支持或不捣乱,
会以黑地等方式收买“大社员”,与其建立某种互惠的私人关系。此外,
黑地也是村组干部处理纠纷的一种手段,在某项具体纠纷的处理上,村
组干部因为某种原因使得一方利益受到部分损害后,便会在测量土地时
故意少报面积对其进行补偿。如此,也形成村庄内部的一种预期,即村
组干部协调纠纷时此时虽有不公,但彼时会在另一事情上进行补偿。
回顾这一时期河村黑地的产生与分配逻辑可以发现,农民对土地
的高度依赖是黑地产生的重要原因。当人民公社解体,家庭再度成为
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时,农业“内卷化”( 犻狀狏狅犾狌狋犻狅狀 ) 8 的困境出现
7. 本文对“大社员”的关注直接源自与贺雪峰教授的讨论。“大社员”是贺雪峰( 2003 : 14-
17 )在荆门农村调研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它展现了村庄社会中非体制性精英与非
体制性权力的存在。
8. “内卷化”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考察分析爪哇水稻农业生产时提出的一个名
词。根据格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
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在殖民地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
哇,农业生产长期原地不动,没有发展,只是不断重复简单的再生产。黄宗智( 2000 )在分析华
北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的时候,探讨了华北农村经济的“内卷化”问题。在人口压力过大、土
地相对稀少的华北农村,由于剩余劳动力无法从土地上获得转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不得
不将过剩的劳动力投入到相对稀少的土地上,从而导致了农业劳动力边际报酬不断递减的现
象。实际上,对于农忙时节而言,再多的劳动力都不存在过剩,过剩主要是针对农闲而言。在
人民公社时期,公社尚能够在农闲时将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开荒和农田水利建设,较好
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农业内卷化的困境。
· 1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