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67

社会· 2014 · 1

       河村的机 耕 道 越 走 越 窄,虽 然 只 是 哈 丁 ( 犎犪狉犱犻狀 , 1968 : 1243-
   1248 )“公地悲剧”的再现,但值得深思的是,在村民不断蚕食机耕道时,
   缘何其他村民和村组干部都无动于衷?对此,河村的小组长解释道:
           你要说农民为什么老爱刨机耕道?这或多或少跟老百姓
       爱惜土地的心情有关。多刨一点是一点,刨来了就是自己的
       了,总能够多插把秧,总能多收把谷吧。要说这也就是农民素
       质低,就是想多占些便宜。两旁的村民刨了机耕道,过往的村
       民当然就不方便了,村民们虽然有意见,但很少与刨路的村民
       发生纠纷,这个时候村民只会来找我们干部,要求我们再组织
       修筑机耕道。平时,我们干部对村民刨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我们犯不着为这些事情与村民闹矛盾,我们的工作(计
       划 生 育、征 粮 纳 税 )都 还 要 靠 他 们 配 合 呢。 (访 谈 记 录
       犎犆犎犇犆犌犉0904 )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发现,村组干部因为在日常事务中往往需要得
   到村民们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虽然心里认为农民蚕食机耕道不合理,
   但绝不会为了公家的事情而去与当事人扯皮。更为关键的是,为公家
   的事而与本村组农民发生矛盾明显是“胳膊肘往外拐”,这与村组成员
   对其“自己人”的定位是相冲突的。村组干部会极力避免被村民排斥在
   “自己人”的圈子之外,因为一旦被排斥在外,不仅执行上面安排的工作
   时无法得到村民的支持与配合,而且在村庄内的正常社交互动也将受
   到影响。因此,村干部对村民蚕食机耕道的行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待道路实在无法通行时,再作扣除耕地面积重新筑路的计划。
       (三)“越量越少的田”
       从分田到户至农业税费改革之前,河村各小组通常每隔几年都会
   重新丈量和调整土地,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地只在本小组内进行
   丈量与调整。这也成为黑地产生的温床。
       对于小组成员的婚丧嫁娶等人口变动而言,调地始终具有滞后性,
   且土地因肥瘦旱涝而存在质量不均,调地总是不可能满足所有村民的
   要求,也不可能完全平均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丈量过程中的灵活
   把握成为村组干部摆平上述矛盾的主要手段。
           调地最难的就是平均,面积大小当然好平均,但这块田
       肥,那块田瘦,这边容易旱,那边容易涝,你说这该怎么平均。

    · 1 6 0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