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47
社会· 2013 · 6
制度理念,再依靠科层组织完美执行,从而保证了后来组织经济绩效上
的成功。比如,讲述往往以这样的方式进行: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面
对“三来一补”难以为继的现实局面和创新知识源头匮乏的长久困境,
南方某市希望通过与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城市的创
新层次和水平。在锁定国内某知名大学后,市政府马上提出并落实了
具体的合作策略,先盖座楼把它“拴住”,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
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工作”。 11 大学也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当时的校长
在给市长的贺信中提到,希望通过这次联姻为该市的“经济二次腾飞,
建设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做出其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对自身“建成
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起到促进作用”。 12
然而,对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双方都没
有成型的想法。比如,该校的副校长曾在一次讲话中特别提到:“市政
府给的地和钱都准备好了,该看我们的行动了……科技产业很重要,要
发挥某市企业转化能力强的优势,是否有好项目可以考虑投,是否有好
项目可以转呢?……科技开发的功能和重点是什么?……共建单位应
该施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又该如何运转呢?” 13 事实上,这个即将
诞生的 新 组 织 是 “中 国 市、校 合 建 的 第 一 家”,“国 际 上 也 无 先 例 可
循”。 14 一系列迷惑不仅停留在定位和操作的层面,甚至连使用什么名
称都没有定论,以至于在双方反复的交流过程中只能笼统地称之为“中
心”。由于此前在和国内某著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已经有过一次不太
成功的经历, 15 该市明确选择了“扶上马,送一程”的策略:即,一方面同
意给予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支持,如建成一座大楼;另一方面也声明只给
20 个编制和三年事业津贴,并要求“三年后完全走向市场”,至于大楼
11. 参见:文本材料 犎犪123 。因篇幅有限,本文不附访谈资料,若需要相关资料,请与本文作
者联系。下同。
12. 参见:文本材料 犎犪169 。
13. 参见:文本材料 犎犪156 。
14. 参见:文本材料 犎犪123 。
15. 早在兴建大学孵化器以前,南方某市就和中国著名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科技工业园,并试
图以此“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外资、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然
而,一方面因为“一些同志本身不懂经营,又不善于聘用经营人才,这就使得他们的经营很难
有起色”,同时“科研人员只想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却不考虑市场前景,不考虑商业化目标,一
心想着只要科研项目搞成了,然后通过评审,或者什么鉴定就完事大吉,回去晋升职称也就有
资本了”,园区马上暴露出“企业单位事业管理”的弊端。
· 4 0 ·